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岁 晚王安石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静①,小立伫幽香。携幼寻新

2024-05-16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岁 晚王安石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静①,小立伫幽香。携幼寻新

     (1)写出了诗人不愿打破宁静的环境,俯身悄悄观水的情态。(2分)表现诗人对绿水的喜爱与怜惜。(2分,答出“喜爱”即可得1分)(2)由叙及情,揭示主旨。(2分,答出“揭示主旨”即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2分)。(意思对即可)         淡淡的明月与清波相映,明朗动人,微风轻拂,笑语在风中缓缓荡漾。月影、树影、花影倒影在水中,让人怜爱。小立片刻,一缕缕菊花的“幽香”飘来。带着孩子,我们一老一少去寻找藏在枝叶中的菊花是多么惬意呀!我虽年老体弱,但也饶有兴致地坐在小船在此赏玩。天色已晚,但仍在此徘徊留恋,因为我珍惜这大好秋光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岁 晚王安石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静①,小立伫幽香。携幼寻新

2.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4分)宿王昌龄隐居常建清溪深不测,隐处唯 ① 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

     小题1: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小题1:这个“亦”字,含蓄表明王昌龄曾经归隐,诗人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然而,此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所以这“亦”字是虚晃,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这也表明了本诗的主题思想。          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此外,“炼字”也是诗词赏析的重点,学会鉴赏诗歌用语的妙处。这首诗要求学生从内容上进行原文理解,诗中表现居所主人公品格高尚的句子为“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而“亦”字是虚晃,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这也表明了本诗的主题思想。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岁晚 王安石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静 ① ,小立伫幽香

    (1)写出了诗人不愿打破宁静的环境,俯身悄悄观水的情态。表现诗人对绿水的喜爱与怜惜。(2)由叙及情,揭示主旨。(答出“揭示主旨”即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岁晚 王安石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静 ① ,小立伫幽香

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相关试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

     小题1:颔联描绘了一幅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描绘了一幅翠竹沙沙,浣女归来,莲叶波动,渔舟夜捕,淳朴和谐的生活画卷,表现手法为动静结合。小题2:尾联化用典故,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更佳,隐者自可久留,表现了对山水田园的向往,对浑浊官场的厌恶。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意境概括和表现手法的题目,景象概括主要是对诗句进行描述然后概括为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景物特征)的图景,手法主要从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的角度概括,一联又是景物描写一般为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动静、虚实等,本题主要是动静结合,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对手法的解释和效果。小题2:试题分析:手法主要从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的角度概括,一联又是景物描写一般为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动静、虚实、用典等,本题主要是衬托、渲染,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对手法的解释和效果。    

5.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

    1.王维/诗人自己 2.B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

6. 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完成1~4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

    1.日暮或傍晚 2.静 动 声 色 3.诗佛 诗中有画 4.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宿王昌龄隐居常建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

     小题1: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达得含蓄微妙。小题2: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而真正的用意却是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王昌龄归来的意向。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及表达技巧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先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从诗句中分析出作者当时的感情。作者访王昌龄而不遇,夜宿茅屋所见之景。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先仔细审题,抓住题目中重点词语“常建的诗有言此意彼的特点,试分析这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作者在诗文中对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大加赞叹,其真正的用意期望王昌龄归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宿王昌龄隐居常建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夜 坐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

     小题1:明月高照,夜气清冷,梧桐振叶有声(梧桐叶迎风有声)。(3分)小题1:写梧桐不甘凋谢,在秋风中振作精神(1分),表达了作者面对秋天不伤感,自勉自励的情怀(1分)。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小题1:通常表达落寞、寂寥、孤独、凄婉的悲愁情怀,对生命凋谢的伤感。(2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乌夜啼》)、“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等。(2分,一句即可)         小题1:本题可以从第一、二、三和四句中的物象得出答案。小题2:本诗作者的情感由三、四句“不甘衰谢”“尚有声”可知。本诗描写的主体形象为梧桐,实则写诗人的情怀,此种写法一般称为“托物言志”,也可称为“象征”“借物喻人”。小题3:梧桐作为特定典型物象,有其比较固定的情感寄托,通常为落寞、寂寥、孤独、凄婉的悲愁情怀。所举例子与梧桐通常寄托的这些情感相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