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学(第二版)这门课程模块四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知识点有哪些?

2024-05-17

1. 金融市场学(第二版)这门课程模块四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知识点有哪些?

金融市场学(第二版)这门课模块四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知识点包含模块导引,单元一债券,单元二债券发行市场,单元三债券流通市场,单元四投资者的认购价格,。

金融市场学(第二版)这门课程模块四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知识点有哪些?

2. 金融市场学(第二版)这门课程模块一金融市场的功能与构成要素的知识点有哪些?

金融市场学(第二版)这门课模块一金融市场的功能与构成要素的知识点包含模块导引,单元一金融市场含义与功能,单元二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和市场类型,单元三金融市场的沿革,。

3. 金融市场学(第二版)这门课程模块八金融市场的知识点有哪些?

金融市场学(第二版)这门课模块八金融市场的知识点包含模块导引,单元一金融市场管理体制,单元二货币市场的管理,单元三政权市场的管理,单元四外汇市场的管理,。

金融市场学(第二版)这门课程模块八金融市场的知识点有哪些?

4. 金融市场学(第二版)这门课一共有多少章节?

这门课一共有9个章节。包括:模块一金融市场的功能与构成要素,模块二货币市场,模块三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模块四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模块五外汇黄金市场,模块六金融期货市场,模块七金融市场投资,模块八金融市场,模块九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5. 金融市场学的图书

 书 名: 金融市场学作 者:谢百三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11-1ISBN: 9787301145203开本: 16开定价: 46.00元内容简介本书在第一版基础上,更新了数据,增加了学科最新进展,配备了教学课件,更加适应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适用于高等院校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等专业本科生及MBA学生,也适合工商从业人员学习和参考。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页码:369 页·出版日期:2008年03月·ISBN:9787040231335·开本:16·丛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内容简介《金融市场学》分为四个部分,共14章,系统介绍了国内外金融市场的产品、机制以及相关理论。第一部分介绍了金融市场的主要类型,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第二部分介绍了金融市场的主要产品,如债券、股票、远期、期货、期权、抵押性资产等;第三部分介绍了金融市场的主要理论,如投资组合理论、CAPM理论等;最后一部分则对金融市场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作者简介张亦春,1933年出生,福建连江人。荣誉博士,中国著名经济金融学家,厦门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导,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国家级金融重点学科学术总带头人,中国金融学会学术顾问,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被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聘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和特约研究员。迄今,出版著作38部,发表论文250多篇。曾任厦门人学财金系主任、经济学院院长,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和2006年两次获得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录第一章金融市场概论第二章 货币市场第三章 资本市场第四章 外汇市场第五章 债券价值分析第六章 普通股价值分析第七章 金融远期、期货和晏换第八章 期权和权证第九章 抵押和证券化资产第十章利率第十一章效率市场假说第十二章 投资组合理论第十三章资产定价理论第十四章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的发展 书名:金融市场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ISBN:703013015作者:冯晋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定价:30页数:0出版日期:2005-3-1版次:1开本:16包装:平装简介:本书充分吸收了国内外金融市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金融市场体系。本书将金融市场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整个体系比较完整。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金融市场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普通股价值分析方法,金融市场风险与监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广泛适用于各金融市场行情分析的技术分析方法。此外,针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对股票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和公司分拆上市进行了案例分析。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专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教材和MBA教学参考教材,也可作为金融工作者和自学人员的参考书。目录:第一章 金融市场概论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构成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分类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功能第四节 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 货币市场第一节 货币市场概述第二节 同业拆借市场第三节 短期政府债券市场第四节 商业票据与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第五节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市场第六节 回购市场第三章 股票市场第一节 股票特征与类型第二节 股票价值与价格第三节 股票的发行第四节 股票的交易第四章 债券市场第一节 债券市场概述第二节 债券发行市场第三节 债券流通市场第四节 政府债券市场第五节 公司债券第六节 国际债券市场第七节 债券价值及投资收益率分析第五章 投资基金市场第一节 投资基金概述第二节 投资基金市场的构成第三节 投资基金的运作第四节 投资基金的费用与收益分配第六章 外汇市场第一节 外汇市场概述第二节 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第三节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第四节 世界主要的外汇市场介绍第七章 期货市场第一节 期货市场概述第二节 商品期货市场第三节 金融期货市场第四节 金融期权市场第八章 黄金市场第一节 黄金市场概述第二节 黄金交易市场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际黄金市场第九章 技术分析第一节 技术分析概述第二节 道氏理论第三节 K线理论第四节 趋势线理论第五节 黄金分割率理论第六节 波浪理论第七节 量价关系理论第八节 移动平均线分析第九节 技术指标分析第十章 普通股价值分析第一节 股息贴现模型第二节 普通股价值的市盈率模型第十一章 金融市场风险与监管第一节 金融市场风险第二节 金融市场监管第三节 金融市场监管模式第四节 国外金融市场监管第五节 中国金融市场监管主要参考文献 书名:金融市场学(首经贸社)图书编号:1648011出版社:北京经院定价:35.0ISBN:756381124作者:张维出版日期:2004-08-19版次:1开本:16简介:“金融市场学”是一门以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同时又相对独立的现代金融实务课。它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要素如票据、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和流通,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市场金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部门、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至社会大众都应学习和掌握的必要金融专业知识。本书内容涉及金融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常识,以及金融市场活动的基本操作技能,我国有关金融工作和金融市场管理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做法,尤其介绍了国际有关金融市场的概况和先进方法。从主体内容上涉及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结算、证券学、财政学等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目录:1 导论1.1 金融系统在经济运作中的作用1.2 金融资产1.3 金融市场1.4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1.5 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2 金融机构概论2.1 金融机构担当的角色2.2 为什么需要金融机构2.3 金融机构能提供哪些服务2.4 金融市场上有哪些金融机构3 中央很行3.1 贷币发行服务3.2 贷币政策3.3 金融服务职能3.4 中国人民很行的资产负债分析4 商业很行4.1 商业很行在金融体系中的角色4.2 商业很行的资产负债特性4.3 商业很行的表外业务4.4 商业很行的资产负债管理5 保险公司5.1 保险公司基本特征5.2 保险公司基本经济功能5.3 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与组织机构5.4 保险公司职能与保险服务6 证券机构6.1 证券机构概念6.2 证券机构的基本功能6.3 证券机构的业务性质及融资渠道6.4 证券机构的业务运营7 信托机构7.1 信托的基本经济职能7.2 信托机构的基本信托业务7.3 信托业的监管8 证券投资基金8.1 证券投资基金的经济职能8.2 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要素8.3 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9 金融体系中的利率9.1 利率在经济与金融体系中所起的作用9.2 利率的决定理论9.3 中国利率市场化10 金融体系中的汇率10.1 汇率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10.2 汇率的决定理论10.3 外汇风险11 金融资产的定价11.1 金融资产的定价一论11.2 股票的定价11.3 债券的定价11.4 其他金融资产的定价12 市场组织与结构12.1 市场组织与结构概述12.2 初级市场12.3 次级市场13 贷币市场13.1 贷币市场概述13.2 同业拆借市场13.3 票据市场13.4 短期债券回购市场13.5 外汇市场14 债券市场……15 股票市场16 衍生工具市场17 金融风险及其管理18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19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 作者:张亦春页数:447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装帧:平装ISBN:9787040122558出版日期:2003年09月类别:经济管理标价:¥38.00内容简介《金融市场学》力求全面反映国际范围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深入阐述各种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并从微观主体和宏观主体的角度,探讨了投资管理和金融市场监管的问题。目录第1章 金融市场概览第2章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第3章 债务证券市场第4章 权益证券市场第5章 衍生证券市场第6章 国际金融市场第7章 金融市场监管第8章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市场创新参考文献 图书编号:2714472ISBN:9787500570479 [十位:7500570473]作/译者:王广谦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年03月 页数:587 重量:0.490Kg定价:¥23.40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金融专业(独立本科段)

金融市场学的图书

6. 金融市场学都可以写关于什么样的论文呀

1.建立中国区域金融体系的研究 
2.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我国金融应对策略研究 
4.我国人民币汇率取向的对策与建议 
5.论创建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 
6.论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 
7.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及洗钱制度研究 
8.汇率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9.人民币汇率与全球货币体系 
10.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作用的影响 
11.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12.我国居民储蓄高增长态势解析及改进意见 
13.货币政策高透明度比较分析 
14.对我国间接货币调控政策的市场缺陷分析 
15.直接发行央行票据对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启示 
16.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及管理策略 
17.浅析热钱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8.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如何有效实施货币政策 
19.论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20.城区存款业务发展的难点及对策 
21.重建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体系的探讨 
22.利率市场化条件论证与方法探讨 
2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讨 
24.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分析 
25.国际货币体系有关问题探讨 
26.国家的汇率干预有关问题探讨 
27.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 
28.国际金融危机及相关问题研究 
29.国际信贷问题探讨 
30.外汇交易有关问题探讨 
31.国际金融市场有关问题探讨 
32.国际收支有关问题探讨 
33.我国的国际收支现状及发展趋势 
34.期权理论及其在外汇交易中的运用 
35.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36.国际储备题探讨 
37.国际融资问题探讨 
二、商业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发展理论 
38.金融创新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39.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对策 
40.金融全球化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41.对银行导入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的思考 
42.我国商业银行福费廷业务的现状与思考 
43.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44.对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思考 
45.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46.如何提升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 
47.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的探讨 
48.中国银行业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49.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 
50.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简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利益目标短期化 
52.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分析 
53.成本管理在商业银行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54.银保合作发展刍议 
55.商业银行应加强产品定价管理 
56.信贷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 
5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价值取向 
58.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59.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60.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优化的对策与思路 
61.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创新 
62.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6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64.关于信贷风险控制的深度思考 
65.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66.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 
67.关于新商业银行法的问题 
68.从世界商业银行发展趋势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 
69.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标与途径 
70.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71.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探索 
72.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探讨 
73.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74.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途径探讨 
75.商业银行分业、混业经营利弊条件问题研究 
76.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问题研究 
77.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问题 
78.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 
79.商业银行客户经理问题的探索 
80.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81.如何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 
82.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机制 
8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问题探讨 
84.中西方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比较分析 
85.我国发展民营银行可行性问题探讨 
86.民营银行在我国发展空间探讨 
87.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体系 
88.国有银行上市对其绩效影响的分析 
89.我国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业绩比较:制度因素的探讨 
90.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基金的困难所在与对策 
91.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评估问题探讨 
92.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 
93.商业银行岗位绩效考核的实证研究 
94.现代银企关系问题研究 
95.员工素质与商业银行现代化 
三、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 
96.论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补充:
97.QFII规则及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 
98.论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业的发展趋势 
99.试析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 
100.票据业务风险防范问题 
101.贷款五级分类的难点及对策 
102.新增贷款质量与风险管理 
103.完善贷款方式,规避贷款风险 
104.构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监控体系 
105.对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的设想 
106.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与教训 
107.存款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与防范 
108.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109.关于商业银行的资本管制 
110.社会信用环境与政府作为的关联性问题 
111.商业银行风险与内部控制 
112.信用卡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113.国外金融监管经验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114.关于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115.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战略选择 
116.发展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的理性思维 
117.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18.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管理 
四、资本市场与投融资行为 
119.我国证券市场功能的定位 
120.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 
121.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分析 
122.我国公司资本运作的发展战略 
123.我国券商的并购战略 
124.公司反并购的策略选择 
125.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创新 
126.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研究 
127.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128.证券投资基金的业务创新 
129.证券公司的治理机构 
130.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 
131.期货市场的发展战略 
132.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研究 
133.期货公司的内控机制 
134.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战略
补充:
135.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研究 
136.我国股票市场的政策性风险研究 
137.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研究 
138.我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对接 
139.我国公司的资本结构分析 
140.我国股票融资的效益分析 
141.我国增发新股的效益分析 
142.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稳定市场的效果分析 
143.我国证券市场做空机制的研究 
144.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构的完善 
145.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的强化 
146.我国股票指数期货可行性研究 
147.解决我国股权分置的研究 
148.我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研究 
149.我国风险投资的研究 
150.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保护研究 
151.证券市场信用交易的研究 
152.风险投资基金运行机制研究 
153.证券市场投资者心理研究 
154.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 
155.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理念的研究 
156.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研究 
157.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 
158.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协调发展研究 
159.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估研究 
160.期货市场的功能研究 
161.我国公司股票期权的研究 
162.我国国有银行的改制上市研究 
163.证券市场的监管研究 
164.股票发行制度研究 
165.股票退市制度研究 
166.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研究 
167.我国公司重组的效益分析 
168.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169.国际投资问题研究 
五、合作金融与信托租赁 
170.农信社改革冷思考 
171.农信社的职能定位 
172.农信社的主力军作用 
173.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 
174.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点思考 
175.降低农信社不良贷款之我见 
176.农信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177.农信社担保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8.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探讨 
179.农信社应加强中间业务的发展 
180.我国信托业存在问题调查分析 
181.论信托财产独立性在信托实务中的体现 
182.我国集合资金信托产品风险分析 
183.制约我国信托业发展因素分析 
184.浅议信托在资产证券化中的运用
补充:
185.个人信托在我国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186.融资租赁证券化融资分析 
187.企业对租赁功能运用状况调查 
188.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189.制约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因素分析 
190.信用社的现状与发展之路 
191.信用证结算有关问题探讨 
192.托收结算有关问题探讨 
六、其他及综合 
193.商业银行分配与激励制度建设问题 
194.论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95.论我国投融资体制的配套改革 
196.我国金融人才的供求现状与发展问题 
197.商业银行委托理财业务发展问题 
198.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发展问题 
199.我国投资理财业务现状与发展研究 
200.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201、信用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相关作用问题 
202、金融中介体系发展问题研究
补充:
慢慢挑吧,希望蛋卷的回答可以帮上你。

7. 求自考课程代码00077 金融市场学的笔记或学习资料

前 言
《金融市场学》课程,是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以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市场监管等内容。通过掌握上述金融市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达到熟练运用并能解决金融市场中的相关问题。为此考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具备必要的经济和金融方面的知识(如货币银行学等)。另一方面,本课程又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金融知识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相关方面的内容。
基本目标:
1.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金融市场的市场构成,掌握各种金融工具的特征与应用。
2.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功能。
3.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

第一章 金融市场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
本章从金融市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入手,探讨了金融市场的产生、发展和新趋势,介绍了金融市场的分类和功能,为深入学习后面各章内容做好准备。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本节主要内容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机制。
(三)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国外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发展过程。
(四)金融市场的新趋势:资产证券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金融工程化。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
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以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及其关系的总和。这一概念有三个要点:一是金融资产的交易场所既可以是有形的亦可以是无形的;二是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形成的供求关系会在金融市场中得到反映;三是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的运行机制,特别是价格机制(利率、汇率、证券价格等),是影响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的主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体系分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而金融市场是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种交易活动都要通过资金的流动来实现,因此金融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交易主体、交易对象和交易机制。(识记,重点)
(一)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
金融市场主要的交易主体包括资金需求者、资金供给者和金融中介。资金供给者,也即投资者,是指为了获取收益而购买金融工具的经济主体;资金需求者,也即筹资者,是指因资金短缺而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的经济主体;金融中介,是指为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提供中介服务,以获取相应报酬的一类特定的金融交易主体。
除投资者、筹资者和金融中介这三类最基本的交易主体之外,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还包括套期保值者(通过金融市场转嫁风险)、套利者(利用市场定价的低效率以获取无风险利润)和监管者(指中央银行和其他监管机构)等。
在金融市场上,有着众多的参与者,比如企业、居民、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中央银行等。这些参与者,都是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扮演着一个或多个交易主体的角色。
1.企业
在大多数国家,企业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它们需要通过金融市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以扩大经营规模。同时,企业也是金融市场重要的资金供给者。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资金闲置,为了保值、增值,企业也会暂时将资金的使用权转让出去,从而获取收益。除此之外,企业也有套期保值的需要,从而能够更好地规避各种风险。
2.居民
一般来说,居民个人往往是资金的供给者。居民为了使手中的资金能够得到增值,同时将闲散的资金聚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都使得居民有在金融市场上投资的需要。居民通过在金融市场购买各种有价证券进行投资,可以满足日常的流动性需求,也可以获得收益。其次,居民有时还是资金的需求者。由于居民有时会面临大额消费的情况,如购买房产、汽车等,但自身又无法提供足够的货币,这时他们便会成为资金的需求者,需要从外部获得资金来满足购买的需求,最常见的形式是向银行贷款。再次,有一部分居民将闲散资金投向金融市场,有时也会成为套利者。
3.政府机构
在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我国,政府机构主导的建设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式,这就需要政府机构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从这个角度上讲,政府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资金需求者。它主要通过发行财政债券、地方债券,甚至通过国际举债来筹资。政府机构有时也会扮演资金供给者的地位,例如财政收入在没有支出时往往会交给银行投资,再如政府机构参与一些金融投资。总而言之,政府机构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4.存款性金融机构
存款性金融机构,是通过吸收存款而获得资金,又将资金贷放给其他需要资金的经济主体,从而获取收益的金融机构。它们在金融市场上,同时扮演着金融中介、套期保值者、套利者等多种交易主体的角色。
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既可以向公众直接筹集资金,也可以通过间接融资的方式,即向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等)贷款。此时,存款性金融机构便作为金融中介,服务于金融市场,它是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中介和纽带。  
如果将其拆分来看,相对于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给者而言,存款性金融机构是资金需求者:相对于资金需求者而言,它是资金供给者。也就是说,存款性金融机构通过将一对“供给——需求”关系拆分成两对,来发挥它的中介职能。
我国的存款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其中商业银行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存款性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由于其具有规模小、经营灵活的特点,目前主要活跃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
5.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也是重要的金融中介。与存款性金融机构不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并非是资金的中介,而是服务的中介、信息的中介。因此,通过非存款性金融机构进行的融资,属于直接融资。
(1)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是最为重要的一类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它是资本市场上从事证券的发行、买卖及相关业务的一类机构。投资银行最重要的职能是证券的发行和承销,还兼营证券的买卖。因此,一方面,它为资金需求者提供筹资服务(投资银行只是为了其筹资提供便利,资金需求者最终得到的资金还是来自于金融市场;而商业银行则是直接向资金需求者提供资金) ;另一方面,它还充当证券买卖活动的经纪人或交易商。目前,投资银行除了证券发行承销和买卖之外,它往往还提供公司理财、企业并购、风险管理、咨询等服务,在资本市场上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我国,投资银行一般被称作证券公司。
(2)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是提供保险服务的金融机构,它通过收取保险费的方法,建立保险基金,依据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保险公司可以分为人寿保险公司(为人们因意外事故或死亡等而造成经济损失提供保险)和财产保险公司(为企业和居民提供财产意外损失保险)两大类。一般来说,人寿保险公司保险费来源和支出比较稳定,而财产保险公司的保险费来源和支付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这样的差别,决定了两类公司资金运用方向的不一致。人寿保险公司的投资往往追求较高的收益,投资周期长,这样使得人寿保险公司成为金融市场重要的一类资金供给者。在一些西方国家,人寿保险公司是最为活跃的一类机构投资者。财产保险公司相比于人寿保险公司而言,更加重视资金的流动性,因此其投资方向更为谨慎,投资周期相对较短。
(3)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是集合众多投资者资金,并将资金进行组合投资的金融中介机构。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是分散的,而投资策略也往往会投向多样化的证券组合。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典型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外,养老基金、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也都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6.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金融市场上非常特殊的一类参与者。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市场重要的监管者,它参与金融市场交易的目的是为了实施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为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服务。中央银行以公开市场业务的方式参与金融市场活动,在货币市场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投放和回笼基础货币,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同时在外汇市场买卖本国或外国货币,以维持汇率的稳定。此外,为了调节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也会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并投资于外国政府债券或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由此可见,中央银行也会在金融市场上扮演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两种角色。然而,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调节金融市场上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
(二)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
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是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因此也被称作金融工具。一般而言,一切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都是金融资产。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相比于实物资产而言,金融资产不仅能够取得收益,而且更加容易转化为货币。早期的金融资产只包括债务性和权益性资产,这些资产统称为原生性金融资产。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推动,现代金融资产除原生性金融资产外,还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衍生性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期限性。金融资产一般都有固定的偿还期限。例如贷款,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债券往往都有固定的期限要求,以满足不同的筹资者和投资者的需要。当然,金融市场上也有无限期的资产,如永久债券、股票等。
第二,收益性。金融资产可以取得收益,或是价值增值。这相当于投资者让渡资金使用权的回报。无论是股息、利息,还是买卖的价差,都是金融资产的收益。衡量金融资产收益能力的指标是收益率,也就是净收益和本金的比率。
第三,流动性。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其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金融资产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以合理的价格迅速获得现金。因而,如果一项金融资产越容易变现,那么这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金融工具的期限性约束了投资者的灵活偏好,但它的流动性以变通的方式满足了投资者对现金的需求。
第四,风险性。金融资产可能到期不会带来收益,甚至会带来损失,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金融资产的风险。一般而言,金融资产的期限性与收益性、风险性成正比,与流动性成反比。也就是说,一般而言,期限长的金融资产,往往具有更高的收益能力,但风险更大,流动性也较低;期限短的金融资产,收益能力虽差,但风险较小,流动性也较强。
(三)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
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是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其核心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金融市场要发挥作用,必须通过价格机制才能顺利实现。这是因为:①价格是金融信息的传播者,价格变动情况是反映金融市场活动状况的一面镜子,是金融市场运行的晴雨表。②价格是人们经济交往的纽带,金融资产在各个经济单位、个人之间的不停流转,必须通过价格机制才能实现。③价格是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者,在金融市场中,任何价格的变动,都会引起不同部门、地区、单位、个人之间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组合。金融资产的价格一般体现在利率、汇率、资产价格这类金融市场所特有的价格形式上,而这些价格形式往往又有其各自复杂的价格形成机制。
三、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外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1.国外金融市场的形成。
真正的金融市场,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在中世纪,清算制度的产生大大减少了货币的兑换,方便了大宗商品的交易,节约了交易成本。随着清算制度的产生,汇票也随之产生。国际贸易需要的货币兑换和汇兑业务的繁荣,促成了银行业发展。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区,最先建立了银行。意大利还出现了最初的保险业务,海上保险是当时最重要的保险业务,目的是为了避免航海贸易的损失。
17世纪初,阿姆斯特丹建立了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金融市场的正式形成。
2.国外金融市场的发展
英国于18世纪完成了工业革命。1773年,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但在成立初期,伦敦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南海泡沫事件”的影响,英国政府颁布了“泡沫法”。直到1824年,“泡沫法”才被废除。此时,英国的金融市场才真正开始发挥应有的作用,从17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伦敦一直是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的中心。  
美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是1790年成立的费城证券交易所,但美国最著名的证券交易所还要数纽约证券交易所。1792年,纽约的24名商人在华尔街签订了“梧桐树协议”,约定每天都进行露天股票交易。后来,露天交易转移到一家咖啡馆进行。181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纽约证券交易所尽管最初仅仅是一家露天交易所,但今天却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证券交易机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由于战争的大量消耗,使得经济得到重创,而美国却在战争中,通过对英国和法国的融资,大发横财。此后,美国便取代了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金融霸主。
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危机很快也传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国家,最终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这一事件,导致美国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对资本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同时颁布了“格拉斯一一斯蒂格尔法案”,将银行业和证券业相分离。这次事件实际上使得美国的资本市场在其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经济实力更是远远超过西方各国。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得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国际性的资金借贷和资金筹集也集中在纽约。
现今,占据国际金融市场统治地位的仍然是美国,但其他金融强国,如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士的力量也不容小视。
美国和英国的金融体系是市场主导型。在这一类国家中,金融市场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企业的融资主要依靠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而法国和德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型。在这类国家中,金融中介(主要是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企业的融资主要依靠银行的间接融资,银行与企业的关系非常紧密。
(二)中国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1872年,由李鸿章等人举办的轮船招商局发行股票,这是我国最早的现代股票。
1845年,上海首先出现了租界,大批国外金融企业随即进入。上海很快便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当时,中国全国性的银行中,有一半的总行设在上海。而且上海的对外贸易占全国总量的一半。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金融机构都收归国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之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大一统”的金融体制),金融(银行)作为财政的附属品,只发挥调拨资金的作用。金融市场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金融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也得到确认。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和微观主体的财富不断增加,金融市场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20世纪80年代,货币市场开始发展。1984年,我国开始允许金融机构相互拆借资金以调剂余缺,形成同业拆借市场。198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商业汇票承兑业务,并允许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市场初步形成。1991年,全国证券交易报价系统试运行国债回购协议交易,此后经整顿,回购协议市场出现了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分离。
相比于货币市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加迅速。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首先体现在证券市场。1981年,我国开始发行国库券。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正式营运。2000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并实施了证券发行上市核准制度。
与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相伴,我国基金市场的发展也十分迅速。1992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淄博乡镇投资基金开始运行,并与1993年开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我国首只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投资基金。1997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为此,人们又习惯把1998年开始设立的基金称为“新基金”。自1998年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开始,在发行“新基金”的同时,对“老基金”进行清理规范工作。“新基金”中,最早的两只封闭式基金是1998年3月设立的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最早的开放式基金是2001年9月设立的华安创新基金。
1994年年初,我国取消了外汇额度管制,实行了结售汇制度,实现了汇率并轨。1996年4 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运行,并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996年12月,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汇率形成机制再次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近年来,我国黄金市场发展十分迅速。
四、金融市场的新趋势(应用,重点)
随着科技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加剧,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
(一)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金融机构的长期固定利率贷款、企业的应收账款等,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的集中及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做抵押发行证券,以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
资产证券化的最主要特点,是将原来不具有流动性的融资形式变成流动性的市场性融资。资产证券化主要有三大积极作用:首先,对投资者来说,资产证券化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投资产品,能够使其投资组合更加丰富;其次,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资产证券化可以改善资金周转效率,规避风险,增加收入;再次,资产证券化能够增加市场的活力。但是,资产证券化也带了巨大的风险。资产证券化并没有消除原有资产的固有风险,只是将风险分散或者转移给其他机构或投资者而已。
(二)金融自由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这些国家开始逐渐放松金融管制,甚至将一些管制取消。金融自由化浪潮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兴起的结果,也有金融创新的推动,也有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金融自由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减少甚至取消国与国之间对金融机构活动范围的限制,国家之间相互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二是放松外汇管制,使资本流动更加便利;三是放松对金融机构的限制,逐渐允许混业经营;四是利率市场化;五是鼓励金融创新,支持新金融工具的交易。
金融自由化,导致了金融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促进了金融业经营效率的提高,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金融自由化也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增大了金融监管当局的工作难度。
(三)金融全球化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正在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金融全球化,既包括市场交易的全球化,也包括市场参与者的全球化。不论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还是外汇市场,其金融交易的范围都逐渐扩展到世界市场的范围。而且市场参与者也更加丰富,不但有大银行和各国政府,也有普通的金融企业和私人投资者,国际金融交易的准入门槛也越来越低。
金融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给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富的投资机会,有利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然而,金融全球化使得金融监管变得十分困难,更使得各国金融市场的联系变得密不可分,一旦某国金融市场出现问题,危机便会很快地传导至世界范围。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本来仅是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正是由于金融全球化,危机很快地席卷全球。  
(四)金融工程化
金融工程,指用工程学的思维和工程技术来思考金融问题,是一种对金融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式。数学建模、仿真模拟、网络图解,都是金融工程的典型运用。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运用,是金融工程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金融工程,是高科技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它能够带动金融创新,最终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分类
主要内容:
(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二)按交易对象的交割方式划分:即期交易市场;远期交易市场。
(三)按交易对象是否依赖于其他金融要素划分:原生金融市场;衍生金融市场。
(四)按交易对象是否新发行划分:初级市场;次级市场。
(五)按融资方式划分:直接融资市场;间接融资市场。
(六)按价格形成机制划分:竞价市场;议价市场。
(七)按交易场所划分:有形市场;无形市场。
(八)按地域范围划分: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
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
按照金融市场交易标的物划分是金融市场最为常见的划分方法。按照这一划分方法,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一)货币市场(概念,重点)
货币市场又名短期金融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也即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其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该市场所容纳的金融工具,主要是短期信用工具。从资金需求上讲,它满足了筹资者的短期资金需求:从资金供给上讲,它满足了闲置资金投资的要求。相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货币市场具有期限短、交易量大、流动性强、风险小、电子化程度高和公开性强等特点。
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市场和货币市场基金等。此外,短期政府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短期信用工具的买卖,以及央行票据市场和短期银行贷款也属于货币市场的业务范围。
回购市场是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市场。(概念,重点)所谓回购协议,是指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的购买商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买证券,从而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从本质上讲,回购协议是一种抵押贷款,证券就是这类贷款的抵押品。回购协议市场一般没有集中的有形交易场所,交易多以电讯方式进行。大多数交易由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进行,但也有少数交易通过市场专营商进行。回购协议中的证券交付一般不采用实物交付的方式,特别是在期限较短的回购协议中。
货币市场基金是以货币市场金融工具为投资对象的一类基金产品。因此,货币市场基金虽然是一类基金,但这类基金交易的市场同样具有货币市场的性质。与其他类型基金相比,货币市场基金具有风险低、流动性好的特点。货币市场基金是厌恶风险、对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进行短期投资的理想工具,或暂时存放现金的理想场所。相对于直接购买货币市场上的产品来说,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门槛更低,因此,货币市场基金为普通投资者进入货币市场提供了重要通道。

求自考课程代码00077 金融市场学的笔记或学习资料

8. 金融市场学问题!

货币市场又称为短期金融市场(一年及一年以下的),是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资金的借贷期为一年以内。货币市场主要解决市场主体的短期性、临时性资金需求,所使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同业拆借协议、存单、票据、短期国债等,相应地,货币市场可分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中各金融工具的共同特点是期限短、流通性强、交易成本低和风险低。
相应的资本市场是指长期金融市场(一年以上),主要交易长期国债、金融债、股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