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美乐的介绍

2024-05-13

1. 视美乐的介绍

“视美乐”被媒体誉为中国第一家大学生高科技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叫做“多媒体投影机”,是由清华大学材料系学生邱虹云发明的。目前产品已顺利投放市场。

视美乐的介绍

2. 视美乐的评论

 澳视产品采用外光源通过LCD液晶板输出,数字化显示方式,可以播放电视、计算机、DVD、VCD等多种数字和模拟信号,屏幕尺寸可以在40-200英寸间自由调节,而且由于是投影播放,眼睛对着的是幕布而不是强光源,既无辐射,又不伤视力。特别要说明的是:澳视投影机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够接收播放电视的数码投影机,因为投影机集成度很高,各种电子元器件干扰强,直接影响射频信号的接收,在技术上难度很大;另外,投影机成本高,难以进入家庭。而澳视在技术上解决了干扰问题,由于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零部件除采用SONY的液晶外基本由自己研制并组织生产,降低了成本,使产品拥有了进入家庭的可能。这一切,保证了澳视国内首创、国际一流的技术水平。从此,成功经过研发期的澳视将转为市场竞争企业,竞争对象是世界著名品牌产品。年轻的澳视优势何在,前景如何呢?徐中回答:我们有一流的科技开发人才,经验丰富的生产厂商基础,还有SONY、SHARP等大公司的合作,由于国内没有投影机产品标准,我们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和制造,产品质量能够保证。作为国内企业,对投影机这种复杂的高技术产品有售后服务上的优势,更了解中国人自己的市场需求,价格上也有一定优势,今后还要根据国情不断进行产品更新开发。大家一定还记得我国电视机等家电产品和国外品牌竞争走过的路,相信在投影机上我们也会拼出一条自己的路来。市场是无情的,竞争要靠整体实力。面对资金、规模、经验、市场等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的国际品牌,澳视必将面对比研发期更激烈、艰苦的挑战。值得庆幸的是,视美乐的年轻人已认识到这些并做了心理上的准备。他们知道离真正的成功还差得很远。愿创业者们在挑战考验中不断成熟。 来源:2000年12月07日《中华工商时报》 “休学创业”和“学生公司”,曾是让大学生们热血沸腾的两个词;但据有关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公司或卖或并,一半以上的公司由于资金问题根本无法投产。在学生公司纷纷倒闭、创业失败的退潮中,由三位清华大学学生创办的“视美乐”却是一大亮点。说视美乐成功,不仅指它在一年半的创业过程中,成功地从上海一百赢得5250万元的风险投资,一期250万元投入取得中试成功,4月又得到青岛澳柯玛集团追加的3000万元投资;北京总部1500平方米的办公室和研发中心、青岛35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和年生产能力10万台产品的生产线也在向世人证实:这是实实在在的创业。视美乐的产品——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机的批量生产准备就绪,60余家经销商确定完毕,马上就要走向市场。要成功,就要经历炼狱般的考验同是大学生创业,为什么那么多公司折戟沉沙,而视美乐却能过关斩将最终成功?视美乐年轻的总经理、清华MBA徐中冷静地说:“首先要声明,我们从来没有认为我们已经成功,因为还未实现销售利润。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视美乐还是现在进行时。”徐中对记者说:“创业之初,我们虽然是在校生,但王科和我都有在大企业兼职或工作过的经验,不同于其他在校生;现在公司总部由最初的3个人发展成40人,除了继续读硕士的邱虹云和3位在校博士,其余全是全职的职业人员,只不过他们都很年轻。我们更强调公司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市场,并不青睐‘学生’。”堪称视美乐智囊的清华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福祥目睹视美乐的一年半创业,发自内心的评价是:学生公司倒闭与每天大量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倒闭是一样的,很正常。市场无情,不可能“我是学生公司,敬请高抬贵手”。任何公司要想成功都要经历一场炼狱般的考验。只要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遵循市场原则运作,学生公司也能成功。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经验。不少学生公司效率低下,但谁也不知道到底问题出在了哪儿。同是清华创业的易得方舟网站总裁鲁军认为,学生创业盲目从事是失败的主要因素。发自内心的强烈的创业冲动、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三要素。不少学生公司则是一轰而上,有的甚至是在学校、媒体的推动下上阵的。好发明不等于好产品,一时的满腔热血也替代不了创业过程中必须的对挫折的忍受力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一个实验室里的发明到产品中试到最后产业化批量生产到实现利润,所遇到的困难艰苦是难以想象的。在这个过程中,视美乐无数次想到的两个字是“绝望”。徐中回忆说,创业之初很多问题都想不到,连运作公司要多少钱都算不出来,不知该去要多少钱。在过去的570多天里,几个人都豁了出去,天天工作到深夜。邱虹云为解决一个技术难题索性24小时连轴转。光靠吃苦还不行,如果方向错误,吃苦反而会更加南辕北辙。“经常会发现,我们遭受的挫折以前有人说过。但许多事只有自己经历后才能记住。”王科说,一些困难大到绝望的地步,有技术方面的,也有管理和团队配合方面的,有时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几番绝境逢生,终于走出绝望。创业初步成功的视美乐、易得方舟等公司的创办者,大多是较理性的研究生而非本科生。管理和投资顾问远卓公司总裁李波也指出:“许多学生创业准备时间不足。有些创业组合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没有磨合,创业目的不明确,很容易发生管理上的分歧。”创造创业环境至关重要走出绝望,还靠了云集在中关村的高校与科研院所里的技术专家前辈、专业投资咨询管理等等各方面的力量。拿技术来说,他们遇到的每一项难题,几乎都是国内科研顶级水平的问题,全靠自己是不可能完成的。一面是学子登门求教、一面是前辈谆谆教导,不少教授、专家成为视美乐的技术和管理顾问,清华园和中关村的智力资源给了视美乐强大的后盾和一双有力的翅膀。“假如不是在北京、不是在中关村,我们不会成功。”徐中毫不讳言中关村优越的创业环境和兴业投资管理公司这样的中介给视美乐强大的支持。没有他们,视美乐不可能想到自己创业融资的风险投资方式,而非一次性由企业买断专利,也根本不可能出现“清华三学子身价3000万”的新闻,投影机也不过就是学生发明大赛上一项不错的发明而已。因为如果和别人合作做中试,按我国有关规定,无形资产入股只算35%,进行中试后虽可获得一笔钱,但进入产业化市场阶段,公司规模再扩大后,对发明者来说收益就很有限,科研人员根本不可能在这里面挣到钱。采取风险投资,发明者有可能占80%的股份。众多学生公司最羡慕的是视美乐获得巨额风险投资和后续的发展资金。王科也总是对人津津乐道潘福祥如何说服上海一百勇涉风险投资,一百老总张引琪面对外观还十分简陋的投影机样机如何激动万分,澳柯玛的总经理鲁群生如何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冒风雪坐火车赶到清华园9号楼的学生宿舍,共商创业迎接新的一年。从上海一百到澳柯玛,实现的是从单纯依靠资金到产业化投资必须与富有经验的大电器公司合作的战略投资的转换。这次转换,是上海一百、视美乐、澳柯玛等各方本着如何更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原则一起协商达成的。各家都踩到了自己的点上。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陆昊认为,视美乐成长过程中的创业孵化、中介服务至关重要。创业离不开天才的头脑,也离不开各种支持。把科教资源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再转化成高科技中小企业进而成长为高科技大型企业是一条很好的创业路子。要知道,还有很多传统企业苦于找不到新的增长点,许多企业仍在被动“引进”,许多科研成果躺在实验室中……教育部学生司徐司长和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景安认为,视美乐可能是未来实现科技产业长大的一条道路。尽管休学创业是否弊多利少的看法还在争论中,何时创业也值得商榷,但不可否认,大学生正在成为新经济的创业者。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两年来招生规模翻了一番,三年后大学毕业生将达到200万以上。到时候学生就业就不能只是现有就业机会的进入者,而应是新的就业机会的创造者。在此过程中,既要注重学校中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又要下力气创造社会良好的创业环境,尤其是清除体制性障碍。创业中人是第一位的徐中说,人,太重要了!许多学生公司夭折,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既是总经理又是总工程师的一个人,而我们有一批人。当初视美乐样机很难看,一百看中的就是视美乐有一个棒打不散的团队。清华大学副校长龚克认为,坚韧不拔、学习与创新和凝聚人才的能力对闯过创业险滩至关重要。投资顾问潘福祥则认为,可以说,视美乐的初步成功,最大的成功甚至不是产品,而是精诚合作的团队。发明出投影机的“清华爱迪生”邱虹云、融资专家王科、在企业工作过6年后到清华念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徐中,三人黄金组合是一步步磨合出来的。他们勇于正视问题,经受考验。7月,一向少年气盛的王科坦然告诉潘福祥,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觉得徐中比自己更擅长管理,建议任命徐中为总经理,给他应有的名分。当初徐中是作为一个谈判者的身份与最初的策划者王科、邱虹云接触的。王科有这样的识见让老潘很感动:中国有多少企业最后失败在内讧、窝里斗!视美乐起步靠人才,发展更注重人才。视美乐像所有长远打算的企业一样开始引入人才。王科访问硅谷,在微软见到500名清华人,王科与他们交流,鼓动他们回国加盟创业。视美乐最近的得意之笔则是在国内7所著名高校举行了巡回演讲,并与30多位博士、硕士毕业生签约。信息产业部的一位官员认为,视美乐选择了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科技产品,中科院曾有研究员进行同类技术研究,但对邱虹云的技术自愧弗如。多媒体大型投影机超越了目前国内的传统电视,填补国内空白,它可播放计算机、电视、DVD等多种数字及模拟信号,运用于教育、商业、家庭等领域。视美乐从一开始就立足与国际同类产品竞争、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它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多项专利。从信息产业来看,国内不能只走技术引进的路。有专家提醒:有了好发明、好点子不等于就能创业;创业也不等于企业的产业化生产运作,真正的磨练还在产品上市之后。但今天的视美乐雄心勃勃。他们说,在服务上我们要向海尔学习;我们要与多家科研院所和国内外大公司建立策略联盟;我们要先实现1个亿的年销售额,实现在二板上市,并利用全球资源发展成中国最优秀的高科技企业。有人也许会撇嘴,“真敢想”。但为什么不呢?与视美乐合作的日本索尼公司代表福井先生用结结巴巴的汉语表示赞赏:索尼当年也是在两个年轻人(井深大与盛田昭夫)的梦想基础上成长起来的。这不是大话,而是今天我们的企业应有的视野。创新能力是发展的源泉当然不能说视美乐已经成功,但可以肯定地说,它是开拓性的,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学生创业本身,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创业时代的来临。也许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的一段话可以给创业者以方向性的启发——“新生代民营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创业者基本都是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而且大都在技术或管理上有特长,具有极强的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在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上具有极强的现代意识……”从技术人到管理人,从学生到企业家,视美乐也在探索新的企业管理和运行机制。徐中深感传统企业运作的老办法行不通:一是速度太慢,一是对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运作机制直接决定能否实现100%、300%的增长。面对WTO,意识一定要超前,甚至要有超欧美的理念,但究竟是什么,还得摸索。视美乐特别强调博采众长,建立学习型的组织。每天下午3点,公司的Coffee Club(咖啡俱乐部)里所有员工边喝咖啡边聊天,许多问题都是在这段时间交流出好点子的……还不能说视美乐已经具有了魏杰教授所说的完整特征,但他们的管理不存在什么尾大不掉的机制转换,而一开始就是以全新知识结构自觉按照现代企业机制去运作的。在他们的Club里,在淡淡的咖啡香气和平等、充满梦想的聊天中,也许将诞生全新的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也许会走出几个比尔·盖茨、乔伊斯……需要的,只是时间,只是更多的磨练。来源:《经济日报》 2000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