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崇希教授简介

2024-05-15

1. 作者———陈崇希教授简介

陈崇希 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33年10月30日出生,浙江温州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地质研究所前所长。
从事渗流理论,地下水数值模拟,地下水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等科研项目38项,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奖的有: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发表著作12部,论文100篇。是中国地质大学第一、二期211工程建设“地质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和“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学科群的学术带头人及首席科学家。
陈崇希教授主要学术成果简介如下:
1.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方面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评价是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多以地下水补给量为其评价基础。1966~1978年陈崇希教授论证:“井孔中抽水引起的影响范围随时间延续是发展的,因为井孔抽水破坏了原有的水动力平衡。假如没有因抽水而得到补给量的增加或排泄量的减少,那么影响范围将无限制地发展,”此时抽取的全部地下水为储存量;“只有当地下水抽水得到地下水的补给增量和排泄减量之和等于抽水量时,地下水才能形成稳定井流”。这是评价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基本准则。2002年美国著名学者Bredehoeft证明的“可持续开采量”评价准则与陈崇希教授1966年论证的结论完全相同。多年来,“地下水的补给增量和排泄减量”的评价准则逐渐得到推崇,尚未见到非议。
2.地下水动力学解析理论方面
(1)1966~1981:纠正了“影响半径稳定井流”模型的错误,恢复裘布依“圆岛模型”的原貌。Dupuit模型是地下水稳定井流最基本的模型,20世纪50年代该模型由前苏联以“影响半径”模型传入我国,作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基础沿用了数十年。后来了解到,当时欧美同样也有将Dupuit模型刻画为“影响半径”模型,直至1972年,著名学者Bear J在其名著《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中也还是如此提法。
1966年,陈崇希教授对“影响半径稳定井流”模型提出质疑,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模型不仅在原假定的初始水头水平、无入渗补给(地下水静止)条件下不可能形成稳定井流,而且在初始地下水流动(存在补给的径流场)条件下开采地下水也不都能形成稳定井流。陈崇希先生依据水均衡原理严格证明了形成稳定井流的条件。
1974年3月,陈崇希教授又进一步指出:Dupuit稳定井流方程的应用条件应是“园岛模型”,而非“影响半径”模型,Dupuit公式中的“影响半径”应改为“园岛半径”。这就从理论上纠正了20世纪50年代由国外传入、在我国影响深远的“影响半径模型”的错误。
陈崇希教授的科学见解在当时迅速得到响应。1975年,陈崇希先生应邀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以及来自国内各省市的同行阐述对Dupuit稳定井流模型的认识、系统介绍地下水非稳定井流的理论和方法。为此,陈崇希教授撰写了我国最早的一本系统阐述地下水不稳定井流理论的著作———《地下水不稳定井流计算方法》。
此后几年间,陈崇希教授跑遍国内各大城市图书馆、情报所寻找Dupuit的原著,未果。直至1981年,托人从法国巴黎图书馆复印到1863年Dupuit的原著,才见“庐山真面目”。原著所表达的正是陈崇希教授1974年提出的“圆岛模型”。陈崇希教授十多年执著追踪这一问题,不仅纠正了水文地质文献中长期的误传误用,证明了“影响半径稳定井流”模型的理论错误,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开采条件下的质量守衡方程,为正确评价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确定了基本准则。
(2)拓宽Theis公式和Hantush公式等的应用条件。Theis模型和越流系统的Hantush模型等模型都假定初始水头水平分布,此条件自然界很难满足。1975年,陈教授证明Theis降深公式和Hantush降深公式可拓宽用于初始稳定的流场;对于不稳定的初始流场,必需经过天然水头动态校正之后才能使用。Theis模型要求井径趋于零,1975年证明:对于实际的有限井径,只要经过很短的抽水时间即可使用Theis公式。2002和2003年,与研究生合作提出了抽水导致承压含水层顶板变形的修正Theis井流模型和Hantush井流模型,并得到解析解,从理论上证明该两模型抽水初期水头降深偏小的现象。
(3)1966年建立了孔隙介质和裂隙介质渗透系数的水力学模型/方程。该成果揭示了水文地质学最主要参数———渗透系数的物理实质。1972年Bear提出了与陈崇希先生相同的多孔介质渗透系数水力学方程,1967年法国学者Louis也提出了与陈先生类似的裂隙介质水力学模型。
(4)1974年,提出考虑含水层导水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地下水承压-无压不稳定井流的解析解,与Moench(1972)把热传导中导管周围的冻结或融解问题的解直接移植用于承压-无压不稳定井流问题相比,各自有优缺点。2006~2008年又与研究生合作在该领域获得新成果。
(5)在岩溶泉流量的衰减方面,国际上多用含有衰减系数α的负指数函数进行分析和预测,但该系数一直作为经验参数来使用。1988年,林敏、陈崇希两教授合作,获得层流和紊流状态衰减系数的水力学方程,揭开了该系数与含水层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
(6)2011年,建立了混合井流的某些基本解析解,获得若干重要认识。
(7)把不稳定流解析法与数值法的优势相结合———提出“数值-解析法”,解决了毛里塔尼亚首都伊迪尼水源地由于含水层存在岩性“天窗”获得补给造成纯解析法预测地下水开采动态的困难(1978~1980),数值模型中边界处理的困难(如韩城水源地,1989)以及传统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对抽水井水位的模拟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问题(1989)。
3.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面
(1)改进滨海地区含水层系统的模型,提出确定海向边界的理论和方法。在众多的滨海地区的数值模型中,国内研究者都把海岸线作为直立边界;国外大部分同上,个别研究者无依据地取某个延伸距离为其边界。1986~1988年,陈崇希教授认为绝大多数含水系统向海底延伸,对不同排泄类型概括为“等效排泄边界”的概念,同时提出运用地下水的潮汐效应信息确定滨海含水层的“等效排泄边界”和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并分别用于北海市几个水源地、海南岛洋浦港地区的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评价和烟台市的海水入侵模型等实例。这一系统而完整的确定海底边界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立滨海水文地质模型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把传统的基于线汇的井孔-含水系统模型提升为“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解决了长期来井孔边界刻划的水文地质难题。为解决混合抽水井的模拟问题,陈崇希教授提出“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该模型己成功地解决北海市两层混合抽水试验确定分层水文地质参数(1992)、郑州市三层混合抽水试验确定分层水文地质参数(1995)以及我国西北地区4项地下水混合井开采动态预测(1999~2005)等实例。新模型的提出及混合井实例的应用,为“井孔-含水系统模型”开创了高一级的平台。
1995年,进一步把“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发展为“岩溶管道-裂隙-孔隙”三重介质的地下水“线性非线性流”模型,突破了国外双重介质模型和线性管流模型的局限性。该模型成功地用于模拟广西环江岩溶强发育地区十分复杂的泉流量动态。
2003~2005年又将“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用于自流井和水平井,将原模型提高了一个台阶。2003年,又向观测孔水位形成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国外著名学者(Hantush,Бочевер和Neuman等)都认为,常规观测孔中的水头降深可视为滤管内各点降深的平均值。然而,陈崇希教授指出:“这些计算观测孔水位降深的方法是缺乏物理基础的纯数学方法”,并用“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从机理上仿真了观测孔水位的形成。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004年完成了“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的砂槽物理模拟,以进一步检验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水头、流量动态相当好地再现了物理模拟结果。为此,陈崇希教授从提出“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的理论,物理模拟的验证以及不同条件下应用中的进一步检验等各环节,前后花去了10多年的时间。
1992年陈教授提出“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克服了传统基于线汇的井孔-含水系统模型的不实,将井孔的边界从滤管壁面处移至井口,从而无需人为给定滤管壁面处的边界条件,只需真实地给定井口处的流量或水头。该成果将长期以来水文地质界惯用的井孔-含水系统的模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陈教授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国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3)“九五”国家科技攻关:发展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模型(以苏州地区为例)。土层固结与地下水流如何耦合?陈教授批评了国际上的“分两步走耦合”的错误,提出单步求解方法的理论依据;国际上多采用准三维流模型,陈教授指出“千层饼状”弱透水层的多层含水系统不宜用准三维流模型(其误差不是小于5%,而是超过30%),应采用真三维模型;建立了考虑土层固结引起孔隙度、渗透系数和给/储水系数变化的水流模型;刻画了地面沉降滞后于地下水开采层水头动态的普遍规律,也客观地仿真了苏州市地面沉降中心与地下水开采漏斗不一致的事实。
(4)2003年提出:“防止模拟失真,提高仿真性是数值模拟的核心”。在数值模拟上,陈崇希教授强调正确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水流机理和提高仿真技术,完成了30多个实际模拟模型,从科学性和实用性两方面完善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2005年与研究生一起,开发了总体上优于MODFLOW的PGMS软件,该软件含混合抽水井、常规观测孔、自流井、水平井、降雨/渠道等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滞后性、抽水井中水位、泉流量、地下水的非线性蒸发量、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等模块。
4.结语
回顾陈崇希教授从业的50年,处处可以感触到他发现科学问题的敏锐性、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敢于纠正前人错误、直面真理的勇气。陈崇希教授一向推崇学术争鸣,认为只有积极开展学术争鸣和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陈崇希先生始终如一地坚持“求真、求实”的学术思想,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地寻求科学问题的解答。他时常教导学生“不仅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培养发现问题和科学地提出问题的能力”。
陈崇希先生性格开朗、襟怀坦白,他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科学家风范和对难题的攻关精神都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和工作伙伴。
(摘引自《陈崇希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成就综述》(焦赳赳等,2003,略加补充)

作者———陈崇希教授简介

2. 大学教授的作者简介

朱志荣,男,1961年生,安徽省天长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专著有:《中国艺术哲学》、《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文学导论》、《西方文论史》、《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审美理论》、《中西关学之间》、《从实践美学到实践存在论美学》、《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艺术论》等,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

3. 蒋登科的教授简介

蒋登科 Jiang Dengke (1965-8-15~)诗歌评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笔名:江舸,属蛇,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博士,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1999年先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1997年担任硕士生导师;2001-2003年在西南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其间于2001-2002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2002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中外诗歌研究》主编;2005年起担任西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后改为期刊社副社长),《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2011年担任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兼事诗歌翻译及散文、散文诗创作,发表各类作品300余万字。 诗歌评论家·蒋登科出席论坛,并发言地点:香山鹭岛·罗家湾村·金山镇·罗江县·德阳市时间:2008-03-19 11:50:21

蒋登科的教授简介

4. 李顺鹏教授简介

李顺鹏(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
一个和微生物打交道的研究者。10多年来,他收集筛选了200余株高效农药降解菌株,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菌种资源库,研发了一种新型生物修复技术,能有效消除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库”容量95%以上,使农产品品质达到无公害或绿色食品标准。该技术累计应用200多万亩,增加经济效益5亿余元。“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也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农民誉为“农药克星、农民福星”。类似创新的事例不胜枚举。可以说,“十五”“211工程”建设的5年,也是南农人创新的5年。

5. 任月林的任月林教授简介

任月林教授,中国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创始人,现任北京和谐康复医院院长,北京任月林脑瘫微创治疗研究院院长,中国脑病微创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从事脑瘫研究和诊疗30余年,在省及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6余篇,著作(专著、合著)6部,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影响巨大,被誉为"中国脑瘫微创第一著"。

任月林的任月林教授简介

6. 梁国正的苏州大学教授简介

职称职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履历:198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工作履历:198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并留校任教1989年9月获硕士学位1993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12月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12月获西北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12月晋升为教授1999年12月晋升为博士生导师

7. 德国哈克教授简介

我问了学前教育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同事,他们说,他们的导师也是直接用德国的哈克教授来直接阐述那六个断层的理论。但是多知道了一个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笔记和给教师的教学建议中提到过分阶段和分层教育。但是这个德国的哈克教授我只在2009年的天津那个核心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有见到,好像说的是法国的什么教育的事儿。所以这个德国的哈克教授是否是一个杜撰存在还未知。感觉就像是中国的刘先生一样。

德国哈克教授简介

8. 谢玉林教授简介

恩,是在几十年的就诊经验
在杭州±±±±±±同济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