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诗词句

2024-04-27

1. 上善若水诗词句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诗词句

2. 上善若水诗词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经·第八章》

2、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德经·第六十六章》

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3. 赞美上善若水的诗词

    (第一首) 
    做人如水,你低,
    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做人如水,你动,
    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做人如水,你静,
    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做人如水,你热,
    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
    做人如水,你冷,
    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第二首) 
    敢送千溪至海川,愿随霁月洗长天。
    越崖漱玉飞成瀑,裂谷拖蓝合为泉。
    暖沥窗前蕉挺翠,寒凝檐下剑森然。
    清浊莫问湘罗水,醉醒悲浮一钓船。
     (第三首) 
    尔亦载舟和覆舟,绵柔刚毅世人讴。
    藏身沃土枝芽壮,仰面朝阳稻谷稠。
    不与高山攀胜负,愿同顽石比筹谋。
    清心致远山河共,君子情怀时代求。
     (第四首) 
    水,负舟承重,
    敢送千帆至沧海。
    水,劈山凿岳,
    愿随朗月洗碧天;
    水,越高崖而成瀑,
    穿深谷而为泉;
    水,心澹澹而内涵风云,
    身朗朗而长映高天。
    或出层峦,寄骚人以佳趣,
    或入幽林,伴行者以清歌。
    曾与杜康,酿沉醉而作销魂千古;
     (第五首) 
    万物之源犹自酣,千年功过后人谈。
    高山夺路轻松转,烈火焚身勇敢前。
    进退全凭情志远,方圆皆可愿心坚。
    厚德载物今朝咏,上善如君永世传。
     (第六首) 
    晨飘弥漫抚香蕊,夜散氤氲护绿茵。
    踊跃飞歌成瀑泻,缠绵低语润潭洇。
    不攀权贵光明镜,莫问方圆磊落身。
    偶遇欺蒙咆哮走,顺其天性效真神。

赞美上善若水的诗词

4. 类似于上善若水的诗句

1. 上善若水关于茶的诗句 
        上善若水关于茶的诗句   1.关于茶的诗句大全   
 关于茶的诗句
 
 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6、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郑谷《雪中偶题》
 
 7、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两碗茶》
 
 8、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张籍《夏日闲居》
 
 9、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李咸用《访友人不遇》
 
 10、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
    2.关于水于茶的诗句古诗   
 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3.关于茶的诗句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张继《山家》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4.关于茶的古诗20首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琴茶》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与赵莒茶宴》
 
 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5.关于茶的诗句   
 武夷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故人寄茶 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贡馀秘色茶盏 徐寅
 
 捩碧融青瑞色新,
 
 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
 
 轻施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
 
 嫩荷涵露别江滨。
 
 中山竹叶香初发,
 
 多病那堪中十分。
 
 尚书惠蜡面茶 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
 
 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
 
 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
 
 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
 
 晚铛宜煮北山泉。
 
 汲江煎茶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王昌龄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
 
 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
 
 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
 
 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萧员外寄新蜀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浮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6.关于茶的诗句   
 琴 茶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
 
 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
 
 白居易
 
 故情周币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蒙山白云岩茶
 
 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蜀 茗 诗
 
 施肩吾
 
 越碗初盛蜀茗新, 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周况先辈子朝贤乞茶诗
 
 盂 郊
 
 道意忽乏味,心绪病无惊。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绕方?。 云根才剪绿,印缝已霏红。
 
 曾向贵人得,最好诗叟同。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
 
 西山兰若试茶歌
 
 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如傍芳丛摘鹰咀。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澈骨烦襟开。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辨煎,相君有录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自煎俄顷馀。
 
 木兰醉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步风尘。
 
 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歧石人。
 
 茶
 
 元 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咏 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
 
 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
 
 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
 
 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
 
 《茶》
 
 [宋] 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
 
 闲对茶经忆古人
    7.关于茶叶的诗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也载有“槚、苦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有关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书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茶叶的百科全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5. 与上善若水相近的诗句

1. 关于上善若水诗句 
        关于上善若水诗句   1.上善若水全诗是什么   
 成语释义 词 目:上善若水 发 音:shàng shàn ruò shuǐ 出 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
 
 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
 
 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
 
 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引语]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
 
 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评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
 
 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
 
 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
 
 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
 
 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
 
 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第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
 
 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
 
 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
 
 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
 
 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
 
 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可以此段引文与《道德经》第八章参照阅读。
    2.和上善若水经典名句有那些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好的德行就象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德,能够在众人都厌恶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所以它就接近于道的境界。
 
 安守着无人来争、与人无争的善地;心境如深渊一般清明宁静;行为因内心的祥和而对众生充满慈爱;言语因清静无为、不求名利而自然信义卓著;政治上也会因为无私无欲,不刻意追求有为之功而能因循自然地治理;在去除一切私心杂欲,求名取利好大喜功之心后,才能真正把所有的心力专注于办事,从而无所不通;行事也会看清真正应该发动的时机,而且善于把握时机。正由于他不刻意地去争权夺利、争功钓名,所以他既没有来自内心的忧虑、忧郁,也没有来自外界的忧患、忧难。
 
    “上善若水。”最上乘的“善”就象水一样啊!前面我们说过,“善”是一个时空性的范畴。
 
 它是“道”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一种应用——“德”的具体评价。“德”是从“道”这个宇宙大规则中演化出来的。
 
    在“道”层次上,没有“善”或“不善”的区别,但在“德”的层次上,不仅有“善”与“不善”的性质分别,而且还有“上善”、“中善”、“小善”的量化分别。   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德”,常见的如“天有天德,地有地德,春木德兴,夏火德兴,秋金德兴,冬水德兴。
 
 四季之交土德兴。”,再比如君主有“圣德”,“君子”有“仁德”,练武人讲“武德”,学艺人讲“艺德”,普通人讲“私德”。
 
    那么什么是衡量这些“德”究竟是“善”还是“不善”,究竟是“上善”、“中善”还是“小善”呢?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它与“道”的符合程度。符合就是“善”,符合得越多,就是“上善”。
 
 水“德”为什么是“上善”?就因为它“几于道”——非常接近“道”。   这个非常接近“道”的“水德”,究竟有些什么具体“功德”呢?就是因为它“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德,能够在众人都厌恶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也就是说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白求恩式的共产主义高风亮节啊!   水是我们最熟悉的东西了,我们身体里四分之三都是水。有关水的具体的例子是多到不可胜数的,老子就重点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讲。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是老子对“水德”进一步展开了,而且把它与“人德”相比较了。
 
    “居善地”。水的特性是向下,这个特性是针对我们这个世界(地球)而言的。
 
 因此,水一般都是一刻不停地、毫不犹豫的奔向那些低洼之处——世俗的人们最厌恶的地方,这是“水往低处流”,但人是要“人往高处走”的。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大家都要往“高处”走,那就势必要“争”,轻则拳脚相加,头破血流,重则你死我活。
 
 如果有人能注意放低身段,自居卑下,保持谦和的心态,那么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上善”的行为之一。而“上善”是最符合“道”的,所以最终是占大便宜的。
 
 所谓“吃亏是福,得便宜处失便宜”、“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回过头来再看水,尽管它不停地奔向低洼的地方,但是没有哪一刻停止过自身的升华(蒸发),最后它又以一种崭新的、更为纯净的形态遨游于蓝天,那就是白云——没有任何人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它。正所谓“一下一下又一下,一下下到深渊里。
 
 自有老天不我欺,青云直上居九天。”   “心善渊”。
 
 水的本质的清明宁静的,从来不受任何外来物的影响,它的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稳定:无色、无味、透明。它在急速运行时可以混杂夹带着泥沙砾石,但一停下来,就慢慢澄清了,回到了它本来的面目。
 
 它可以包容很多的无机盐和矿物质,但当它升华(蒸发)的时候,它又回到了本身的纯净。   我们做人,能象那样始终不被环境所迷惑吗?始终保持住清明宁静的本心吗?能不改变天然的本性和善良的初衷吗?   “与善仁”。
 
 水对任何物体都是很“仁爱”的,瓦砾和宝玉都可以跟着它一起去旅行,它绝对不会厚此薄彼。参天的大树和卑微的小草它都愿意去滋润,既不趋炎附势,也不故作清高。
 
    “言善信”。水的声音是天地间最美妙的声音,也是最变化莫测的声音,但是每种声音都符合它的身份。
 
 它可以是春雨式的“润物细无声”,可以是小溪的“潺潺”,可以是河流的“哗哗”,可以是大海的呼啸,听其声可知其形,这就是是“信”。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既不虚张声势,也不矫情伪饰。
 
    “政善治”。水完全根据“道”的原则和具体地理环境来决定它要走的路,无论东西南北,无论直行蜿蜒,它都依据地势而为,绝对没有什么主观上想要去的地方。
 
 它只有一个大方向,奔向低洼,不考虑气派和面子的问题,宽可以数十里,窄可以几米,可以在地上走,也可以在地下走,甚至不考虑最终是奔向大海还是奔向沙漠,绝不会自动自发地去趋吉避凶。水执行的是真正的“无为之治”。
 
    “事善能”。水的功能是最多的。
 
 它可以滋润,可以溶解,可以清洗、可以冲刷。可以是一滴救命的“甘露”,也可以“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与上善若水相近的诗句

6. 上善若水的上一句

上善若水没有前一句,后一句是“水利万物而不争”。
这是老子《道德经》第8章的第一句。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出 处: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在上一章第七章中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灭,王子朝逃往楚国,用今天的话说55岁的老子失业了,回到了家乡(可能是务农吧,这一段没看仔细)。这时比老子小20岁的孔子曾拜访过老子,向老子请教学问,典故“孔子问李”就是这样来的。孔子将老子比做“龙”,来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测、难以着磨。二人见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说:“逝者如斯乎”,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信奉“礼教仁义”的孔子与一心想“回归自然”的老子两位圣人之间的交流,为后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铺下了奠基。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第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7. 有关上善若水的句子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解 释:上善:至善,最完美;水: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了.
  出 处: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有关上善若水的句子

8. 上善若水的上一句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的字面含义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 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老子:上善若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我国先秦道家学说的创立者、哲学家老子十分推崇“上善如水”。意思是说人类最美好的品行就应该如水一样。 乍一看来,似乎颇为费解,但仔细咀嚼揣摩,就能领略到其含义的深刻精妙。水对我们有哪些启迪呢? 其一,水往低处流。 启迪我们做人,尤其是握有一定权力的人,要眼睛向下,时刻关注最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那些至今连温饱都尚未解决的群众,设身处地为他们著想,为他们排忧解难,尽快使他们摆脱贫困,步入小康。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