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与针灸有哪些相同之处?这两种灸法最大的差别在哪?

2024-05-14

1. 艾灸与针灸有哪些相同之处?这两种灸法最大的差别在哪?

针灸是将特殊的金属针插入病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穴位,或用火的温热刺激局部反应。通经络,调气血,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使藏腑功能趋于协调,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疗法的特点,艾灸是一种利用燃烧后的艾绒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由艾蒿制成的艾绒热刺激体表穴位的物质产生或特定部位,通过刺激活动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来调节人体,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疏通经络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针灸根据经络与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在经络的分布路线和接触范围内选择一些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以 "灸 "畅通经络,调和气血,主要是用艾柱、艾条等材料制成的艾叶来点燃。艾灸是利用点燃后产生的艾热进行熏烤,刺激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一定的保健效果。最早使用艾灸是在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之后,几乎是在石器时代。

艾灸中使用的艾叶是中医的一种成分。其主要功能是温通经络,点燃后的作用是温经散寒,行气活血。针灸的作用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舒经通络、调和阴阳、益气活血、止痛、祛湿散寒等。临床证据表明,针灸多用于治疗疼痛性疾病。从中医的角度看,疼痛性疾病不是一般的疼痛,不是痛苦,所以针灸也被广泛使用,而且治疗效果相当显著。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艾灸与针灸有哪些相同之处?这两种灸法最大的差别在哪?

2. 艾灸和针灸相比,你认为有什么区别?

古代,中医十三科有,针灸科;针表示扎针,灸表示艾灸。没有专门的艾灸科。根据身体和病情,针和灸可以分别单独应用,也可以同时应用,一般针和灸同时应用的还比较多。因为,过去的老中医,一般都懂针和灸。所以,现在把针刺作为了中医的专门的技能,而艾灸这些操作,并没有完全划到中医的专业技能当中,民间的养生机构,按摩社之类的都可以做。

针是指针刺;灸是指艾灸。针刺一般可以起到调动元气来疏通经脉,如机体的元气较充足,以针进行疏通经脉,疗效较好;如存在有元气较虚,不能调动元气来进行疏通经脉,当然效果会稍差。针刺法,就是用针刺入经络、穴位中,对气血进行调整的治疗方法。针刺的用针,古代使用的有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统称为“古九针”。

艾灸是一种理疗手法,属于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灸是扎干针和艾灸的合称,是两种中医外治疗法,既可单独进行,也可以扎上针同时艾灸,不能说扎针好还是艾灸好,各有长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一些急症如急性腰扭伤,扎几针就可以了没太大必要再艾灸了,这是两种中医外治法,针法和灸法,两种配合叫针灸法,而现在大多数人,多指针法。各有千秋,互相配合,各有各的最佳适应症,只有对症,效果更好。针是针,灸是灸。多因针了再灸故针灸。灸有艾绒直接灸和隔姜灸等。希望提问题的不要把概念搞混了。

3. 针灸发展史上的重要论述

《灵枢经》,又称《灵枢》、《针经》、《九针》,约成书于东周战国时期,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
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撰写《针灸甲乙经》,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宋代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上供学习者参抄拓印,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
明代杨继洲所着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着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公元1742年吴谦等撰《医宗金鉴》,其《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不仅继承了历代前贤针灸要旨,并且加以发扬光大,通篇歌图并茂,自乾隆14年以后(公元1749年)定为清太医院医学生必修内容。
针灸名医李学川公元1817年写出《针灸逢源》,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并完整地列出了361个经穴,其仍为今之针灸学教材所取用。

针灸发展史上的重要论述

4. 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针”和“灸”是两件事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前者以针刺为主,后者多指艾灸 ,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 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的好处  
       1、疏通经络  
      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  
      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擅长治疗哪些病?  
    针灸有自己的适应证,在以下几类疾病的治疗上,体现了针灸的明显优势: 
     急慢性痛症: 牙痛、头痛、关节痛,以及其他原因引发的各种疼痛。 
     神经类疾病: 面神经麻痹、股外侧皮神经炎、各种神经炎、神经痛以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等。 
     妇科疾病: 痛经、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进行生殖辅助等。 
     皮肤病: 顽固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痤疮等。 
     消化道疾病: 胃炎、胃胀等,还可以缓解顽固性便秘和腹泻。 
     儿童疾病: 小儿消化不良、小儿易感等常见病。 
     
     针灸要注意什么  
     1、过度饥饿、疲劳者  
      应在休息、进食后再行针灸,否则容易引起晕针。晕针的表现是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若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晕针患者一般平卧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2、针刺产生的疼痛感主要是针进皮肤时产生  
    针灸师可将绝大多数疼痛感降低到完全可以忍受的轻微程度,请初次接受针刺的患者不要紧张,尽量放松,以利于施针。针进皮肤后一般患者会感到针下有酸、麻、胀、重,或热、凉、痒、抽搐、蚁形等感觉,部分穴位有时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电感或其他针感传导及扩散等现象,这是正常的针刺反应,中医称之为“得气”。 
     3、患者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取舒适自然的体位  
      否则留针期间容易疲劳;留针期间肢体不宜再动,以免发生折针、针体移位误伤组织等不良后果。有的患者针后穴位局部有一些不适感,一般数小时内消失。 
     4、针进皮肤后若又感到疼痛  
      可能是针尖碰到了血管,请告诉医师,以便调整针刺方向,避开血管。针刺有时碰到小血管引起出血,这是难免的,除有些部位影响美观外,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针孔处出现小血包应用力按压3分钟以上,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可逐渐自行消退。 
     5、针灸留针时应闭目养神  
      看书看报看手机聊天等会降低针灸的疗效。 
     6、运用烤灯或艾灸时  
      穴位局部宜保持舒适的温热感,如觉得太热,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形成烫伤。如患者皮肤感觉功能减退,也要告知医生,以免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烫伤。拔罐留罐时,一般不超过10分钟,否则容易形成水疱,请患者配合医生记好时间。 
        哪些人不宜针灸?  
     糖尿病患者: 即便小小的针口也不容易愈合,若不注意处理,还可能引起感染。 
     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 比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其凝血时间较长,针灸可能导致针口流血不止。 
    皮肤感染、溃疡和肿瘤部位不宜针刺,容易适得其反,加重疾病。 

5. 材料一针灸是我国传统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前人逐渐将以

    (1)①中医针灸具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极强实用性,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②中医针灸作为中国独创的医学理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它既是中华民族医学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医学的共同财富,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作用。③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它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为世界医学的进步作出了更大的贡献。(2)①加强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借鉴、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②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实现中医针灸的发展。③发挥教育在针灸继承、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的特定功能,努力培养有一定专业水准的针灸传承人群体。(3)①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中医针灸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针灸的辨证施治和绿色健康理念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赋予了针灸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但针灸在世界医学的发展及世界医学对针灸的充分认可还将需要经历曲折漫长的过程。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针灸在世界医学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才能最终实现飞跃。   

材料一针灸是我国传统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前人逐渐将以

6. 针灸学发展史上有哪三次大的总结

(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个人临床实践对针灸知识的初步认识,大约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具有代表性的医家有传说中的岐伯、伯高、少俞等和春秋时期的名医医缓、医和等。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的文献,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其中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主要从战国到秦汉,以《黄帝内经》成书为标志。《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主要内容,从总体上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治方法和原则,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体系。其中对经络的循行和病候、腧穴、针灸方法及适应症、禁忌症等,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被称为“针经”,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在这个时期,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以阐明《黄帝内经》为要旨,其中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同时,还提出了八会穴,并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已佚的《明堂孔穴治要》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华佗亦对针灸颇有研究,创立了“华佗夹脊穴”。东汉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在《伤寒杂病论》中也记载了许多针灸处方,主张针药并用,辨证论治。这些成就都丰富了针灸学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在魏甘露间(公元256~260年),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著作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编撰成 
《针灸甲乙经》,共收录349个腧穴的名称、定位和刺灸法,并对各科病证的针灸治疗进行了归纳和论述,成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继《黄帝内经》之后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随着针灸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化,出现了许多临床医家和针灸专著。如晋代名医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收载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大大地推动了灸法的临床应用。隋唐时代,针灸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唐初时针灸已成为专门的学科,设"针师"、"灸师"等专业称号。隋至唐初的甄权、孙思邈,都是精通中医各科的大医学家,在针灸学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甄权著有《针方》、《针经钞》和《明堂人形图》(均佚)。唐政府在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组织甄权等人对明堂图经进行了校订,足见当时对针灸学的重视。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广泛收集了前代针灸医家的经验和个人的体会,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把人体正面、侧面及背面的十二经脉用五种颜色标出,奇经八脉用绿色标明,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他还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另外,王焘的《外台秘要》和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收录了大量的灸治经验,可以看出两晋和唐朝时代,灸法的应用较为盛行。唐代是国家针灸教育体系成立的开端,唐太医署负责医学教育,内设针灸专业,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为针灸学的规范教育奠定了基础。

7. 针灸学发展史上有哪三次大的总结

(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个人临床实践对针灸知识的初步认识,大约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具有代表性的医家有传说中的岐伯、伯高、少俞等和春秋时期的名医医缓、医和等。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的文献,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其中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主要从战国到秦汉,以《黄帝内经》成书为标志。《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主要内容,从总体上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治方法和原则,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体系。其中对经络的循行和病候、腧穴、针灸方法及适应症、禁忌症等,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被称为“针经”,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在这个时期,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以阐明《黄帝内经》为要旨,其中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同时,还提出了八会穴,并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已佚的《明堂孔穴治要》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华佗亦对针灸颇有研究,创立了“华佗夹脊穴”。东汉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在《伤寒杂病论》中也记载了许多针灸处方,主张针药并用,辨证论治。这些成就都丰富了针灸学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在魏甘露间(公元256~260年),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著作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编撰成 
《针灸甲乙经》,共收录349个腧穴的名称、定位和刺灸法,并对各科病证的针灸治疗进行了归纳和论述,成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继《黄帝内经》之后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随着针灸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化,出现了许多临床医家和针灸专著。如晋代名医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收载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大大地推动了灸法的临床应用。隋唐时代,针灸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唐初时针灸已成为专门的学科,设"针师"、"灸师"等专业称号。隋至唐初的甄权、孙思邈,都是精通中医各科的大医学家,在针灸学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甄权著有《针方》、《针经钞》和《明堂人形图》(均佚)。唐政府在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组织甄权等人对明堂图经进行了校订,足见当时对针灸学的重视。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广泛收集了前代针灸医家的经验和个人的体会,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把人体正面、侧面及背面的十二经脉用五种颜色标出,奇经八脉用绿色标明,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他还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另外,王焘的《外台秘要》和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收录了大量的灸治经验,可以看出两晋和唐朝时代,灸法的应用较为盛行。唐代是国家针灸教育体系成立的开端,唐太医署负责医学教育,内设针灸专业,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为针灸学的规范教育奠定了基础。

针灸学发展史上有哪三次大的总结

8. 和针灸相比,艾炙都有哪些的作用呢?

针灸与艾灸都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但针灸只属于物理疗法,而艾灸是由具有”还阳草“美称的“艾草”所制,用于灸法,可起到药性治疗与物理治疗的双结合。
中医艾灸养生疗法温补益气,回阳固脱:中医艾灸养生疗法补益强身,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内通外。
不过现在的话,这块其实国内做的并不好,主要还是艾制品质量上的参差不齐,可能中医这块继承的人越来越少了吧,据我所知,也就云龙牌艾制品还在坚持做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医学的东西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