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这个姓氏

2024-05-14

1. 文这个姓氏

姓氏起源  西伯追谥周文王,庶孙以号文氏昌。关于文姓来源有五:  出自于姬姓,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据《风俗通义》等有关资料所载,商朝末年,居住于渭河流域的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胁,就找借口杀了周人(姬姓)的领袖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位后,励精图治,深得国人拥戴,被商纣王封为西伯。因西伯声望太高,纣王又找借口将西伯囚禁,后释放。西伯归周后, 以贤臣姜尚为辅佐,先后吞并了虞、芮、黎(今山西长治西南)、崇(今河南嵩县北)等国,并建丰邑(今陕西长安沣水以西)作为国都,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实力超过商王朝。西伯在位50年,他死后,其子周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完成了灭商大业,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水以东),追谥西伯为周文王。文王的支庶子孙中有以他的谥号“文”为姓氏的,称文氏。是为陕西文氏。 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据《姓氏考略》等所载,西周初年建立的卫国(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初建都于朝歌,又迁都于楚丘,后又迁都帝丘,前209年,为秦所灭),至春秋时期的卫献公时,有个将军叫孙文子,是个很有声望的人物,孙文子的子孙有以祖字为氏,称文氏,是为河南文氏。 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姜文叔之后。根据有关资料所载,西周初,周武王封炎帝裔孙太岳之苗裔文叔于许(在今河南许昌市),建立许国,为姜姓诸侯国。春秋时,许国受郑楚所迫,经四次迁都,前576年迁叶(今河南叶县西南),前553年迁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前529年复迁叶,前524年迁白羽(今河南西峡)前506年迁至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战国初年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子孙四散。除有以原国名“许”为氏外,还有以许国开国君主文叔之字为氏,就是文姓。 出自(女为)姓,为(女为)满之裔孙,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战国时,齐国(今属山东)有贵族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号称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后来齐国贵族田甲叛乱,孟尝君逃到魏国(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西芮城北),在魏任相国,死后谥号文子。其后人也有以“文”为氏的,是为山西文氏。 出自敬姓避讳改姓。五代后晋时,为避晋高祖石敬塘之名讳,“敬”姓改为“文”姓。如宋代文彦博、文天祥,其祖先(在唐五代时)皆为敬姓。   家乘谱牒 1929年文暖玉修有《文氏宗谱》。   聚集地(迁徙分布)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文氏族人播迁于江淮一带。春秋末年,楚国人文种,在越国任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君臣刻苦图强,终于灭亡吴国。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文翁,景帝末年任蜀都守,对当地文化发展有贡献,其后代有一支在四川发展繁衍。西汉至三国时期,居住在河南的文氏,主要分布在开封、南阳、永城、固始等地。固始县东南有文古城遗址,出土有汉代文物,传为文姓族人世居之地。唐代以后,文氏在全国分布较为广泛,并称盛于山西和江南。 据考证,文姓在中国最常见的汉族姓氏中居于第100位。近新加坡等国有文姓华侨。

文这个姓氏

2. 文姓的介绍

文氏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文姓就已出现。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55位。在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下文氏后人不断繁衍迁徙。在当代文氏人口已达17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7%,2007年在全国姓氏中人口排在第100位。文姓是发源于北方的姓氏,后来兴盛于南方。今日文氏族人以广东、江西、广西、湖南和四川为多,另湖北、山西、山东、河南、吉林、香港等地也有文氏后人分布。国外文氏以韩国为最多,其余华人较多的地方一般也有文姓侨胞。

3. 有姓文的吗

有。
文姓起源
1、出自于姬姓
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据《风俗通义》等有关资料所载,商朝末年,居住于渭河流域的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胁,就找借口杀了周人(姬姓)的领袖季历。
2、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
周初年建立的卫国(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初建都于朝歌,又迁都于楚丘,后又迁都帝丘,前209年,为秦所灭),至春秋时期的卫献公时,有个将军叫孙文子,是个很有声望的人物,孙文子的子孙有以祖字为氏,称文氏。
3、出自姚姓和妫姓
为舜帝后裔妫满之裔孙。
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战国时,齐国(今属山东)有贵族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号称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后来齐国贵族田甲叛乱,孟尝君逃到魏国(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西芮城北),在魏任相国,死后谥号文子。其后人也有以“文”为氏的。

4、出自姜姓
为炎帝后裔姜文叔之后,西周初,周武王封炎帝裔孙太岳之苗裔文叔于许(在今河南许昌市),建立许国,为姜姓诸侯国。
春秋时,许国受郑楚所迫,经四次迁都,前576年迁叶(今河南叶县西南),前553年迁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前529年复迁叶,前524年迁白羽(今河南西峡),前506年迁至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战国初年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子孙四散。
除有以原国名“许”为氏外,还有以许国开国君主文叔之字为氏,就是文姓。
5、源于满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满族文札氏,满语拼音为Wenja Hala,世居长白山地区,后多改汉字为文氏。
满族宁古塔氏, 源出清六祖世居地,以地为氏,满语拼音为Ningguta Hala,汉字义“六”,所冠汉姓为宁氏、刘氏、艾氏、文氏等,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绥芬河流域)、珲春(今吉林珲春)、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佟吉(今吉林敦化南部)等地。
该支文氏始祖为宁古塔·文泰,满洲镶红旗人,世居讷殷,从征噶尔丹时阵亡,追赠世袭云骑尉,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汉语之谐音汉字为姓氏,世代称文氏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姓

有姓文的吗

4. 文姓的姓氏文化


5. 文姓的姓氏文化


文姓的姓氏文化

6. 文姓氏的始祖是谁

  文氏系承姬氏
  家世背景光彩
  文氏之系出圣君周文王,过去的姓氏学者都已经考证得清清楚楚,大家所公认不讳的结论,以《风俗通》一书的记载为代表。
  书上是这样写的:“周文王支庶,以谥为氏。”所谓文王庶,就是许文叔。换言之,文氏家族不但拥有一位万世共钦的杰出得姓始祖,同时,追本溯源,他们还是黄帝轩辕氏的姬姓子孙,家世背景真是光彩极了。
  出身高贵,表现更卓越,早在两三千年以前,周文王的这一支子孙,就为整个家族建立了崇高的家声。像春秋时代勾践复国的大功臣文种,便是最为显著的例子。
  到了宋代,“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集天地正气于一身的文天祥,不用说更是为世世代代的后人所熟悉。这位民族英雄一生顶天立地的伟大事迹。后世也根据文天祥的正气歌,而称文姓府第为正气第,根据《宋史》的记载,大致是这样的:
  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理宗时,举进士第一,知赣州。德佑初,元兵入侵,天祥发郡中豪杰及溪硐山蛮,应诏勤王,拜右丞相。奉使入元军议和,被执,至镇江,夜遁,辗转至温州。益王立,召至福州,进左丞相,都督江西,为元兵所败,走循州。卫王立,封信国公,进屯潮阳。又为元将张弘范所败,被执,拘燕三年,终不屈,遂被杀。临刑作正气歌以见志,元世祖称为真男子。
  宋代另一位文姓名人是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元丰初年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文翁(前156~前101) ,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据传舒城县春秋乡枫香树村)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为纪念文翁,在枫香树村附近原文冲小学现改名为文翁小学,原枫香树中学改名为文翁中学。
  汉初四川成都一带为边陲。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石室”,办地方“官学”,招下县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徭役,以成绩优良者补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文姓字辈排行:日永承祖志
  世守法言昌
  孝友昭先泽
  诗书显义方

7. 文姓氏的始祖是谁

1、文姓出自姬姓。有说以谥号命名。周朝建立后,武王追谥父亲西伯为周文王。文王的支庶子孙中有以他的谥号“文”为姓氏的,是为陕西文氏。一说姬昌八代孙中有名祈者,受封采邑雁门。祈改以祖(姬昌)谥(文)为姓,这便是文姓的得姓始祖。【摘要】
文姓氏的始祖是谁【提问】
1、文姓出自姬姓。有说以谥号命名。周朝建立后,武王追谥父亲西伯为周文王。文王的支庶子孙中有以他的谥号“文”为姓氏的,是为陕西文氏。一说姬昌八代孙中有名祈者,受封采邑雁门。祈改以祖(姬昌)谥(文)为姓,这便是文姓的得姓始祖。【回答】
2、文姓出自姬姓。有说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春秋时期的卫献公时,有个将军叫孙文子,他的子孙有以祖字为氏,是为河南文氏。【回答】
文姓是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文姓最早出自姬姓,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周朝建立后,武王追谥父亲西伯为周文王,后人有以此谥号为氏者,尊周文王为得姓始祖。【回答】

文姓氏的始祖是谁

8. 文姓氏的始祖是谁

文氏系承姬氏
    家世背景光彩
    文氏之系出圣君周文王,过去的姓氏学者都已经考证得清清楚楚,大家所公认不讳的结论,以《风俗通》一书的记载为代表。
    书上是这样写的:“周文王支庶,以谥为氏。”所谓文王庶,就是许文叔。换言之,文氏家族不但拥有一位万世共钦的杰出得姓始祖,同时,追本溯源,他们还是黄帝轩辕氏的姬姓子孙,家世背景真是光彩极了。
    出身高贵,表现更卓越,早在两三千年以前,周文王的这一支子孙,就为整个家族建立了崇高的家声。像春秋时代勾践复国的大功臣文种,便是最为显著的例子。
    到了宋代,“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集天地正气于一身的文天祥,不用说更是为世世代代的后人所熟悉。这位民族英雄一生顶天立地的伟大事迹。后世也根据文天祥的正气歌,而称文姓府第为正气第,根据《宋史》的记载,大致是这样的:
    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理宗时,举进士第一,知赣州。德佑初,元兵入侵,天祥发郡中豪杰及溪硐山蛮,应诏勤王,拜右丞相。奉使入元军议和,被执,至镇江,夜遁,辗转至温州。益王立,召至福州,进左丞相,都督江西,为元兵所败,走循州。卫王立,封信国公,进屯潮阳。又为元将张弘范所败,被执,拘燕三年,终不屈,遂被杀。临刑作正气歌以见志,元世祖称为真男子。
    宋代另一位文姓名人是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元丰初年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文翁(前156~前101) ,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据传舒城县春秋乡枫香树村)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为纪念文翁,在枫香树村附近原文冲小学现改名为文翁小学,原枫香树中学改名为文翁中学。
    汉初四川成都一带为边陲。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石室”,办地方“官学”,招下县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徭役,以成绩优良者补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文姓字辈排行:日永承祖志
    世守法言昌
    孝友昭先泽
    诗书显义方【摘要】
文姓氏的始祖是谁【提问】
文氏系承姬氏
    家世背景光彩
    文氏之系出圣君周文王,过去的姓氏学者都已经考证得清清楚楚,大家所公认不讳的结论,以《风俗通》一书的记载为代表。
    书上是这样写的:“周文王支庶,以谥为氏。”所谓文王庶,就是许文叔。换言之,文氏家族不但拥有一位万世共钦的杰出得姓始祖,同时,追本溯源,他们还是黄帝轩辕氏的姬姓子孙,家世背景真是光彩极了。
    出身高贵,表现更卓越,早在两三千年以前,周文王的这一支子孙,就为整个家族建立了崇高的家声。像春秋时代勾践复国的大功臣文种,便是最为显著的例子。
    到了宋代,“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集天地正气于一身的文天祥,不用说更是为世世代代的后人所熟悉。这位民族英雄一生顶天立地的伟大事迹。后世也根据文天祥的正气歌,而称文姓府第为正气第,根据《宋史》的记载,大致是这样的:
    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理宗时,举进士第一,知赣州。德佑初,元兵入侵,天祥发郡中豪杰及溪硐山蛮,应诏勤王,拜右丞相。奉使入元军议和,被执,至镇江,夜遁,辗转至温州。益王立,召至福州,进左丞相,都督江西,为元兵所败,走循州。卫王立,封信国公,进屯潮阳。又为元将张弘范所败,被执,拘燕三年,终不屈,遂被杀。临刑作正气歌以见志,元世祖称为真男子。
    宋代另一位文姓名人是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元丰初年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文翁(前156~前101) ,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据传舒城县春秋乡枫香树村)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为纪念文翁,在枫香树村附近原文冲小学现改名为文翁小学,原枫香树中学改名为文翁中学。
    汉初四川成都一带为边陲。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石室”,办地方“官学”,招下县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徭役,以成绩优良者补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文姓字辈排行:日永承祖志
    世守法言昌
    孝友昭先泽
    诗书显义方【回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