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危机

2024-05-17

1. 戏曲的危机

 戏曲的危机
  
   戏曲存在危机,现在为国人所共识。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奇怪。一部戏曲史写得明白,戏曲的兴衰自有它的规律。然而对我国历史悠久,且对国人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传统戏曲来说,它的危机我们绝不能无动于衷。当然解决危机要经历一个艰难的历程。但是,我们首先要敢于承认现实,冷静反思,探其原因。
  造成戏曲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戏曲本身的原因,又有客观存在的原因。
  戏曲本身一般都有百年以上的发展史。正因为其古老,内容不免陈旧,它又不象影视那样贴近生活,加之节奏缓慢,越来越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即使有新编剧目,也很少有能经住时间考验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开始离它而去。
   
  除此我们还应反思一下,由戏曲改革工作及其它失误所造成的原因。解放四十多年,我们党和国家对戏曲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戏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戏曲工作者的地位也得到空前的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还要正视不足之处。
  长期以来,在戏曲改革工作中存在着“左”的思想倾向,无疑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也束缚了艺术的创作和发展。这种倾向到了林彪,“四人帮”横行时达到高峰,文艺教条主义盛行,公式化、概念化泛滥成灾。最后,全国戏曲艺术只剩下八个样板戏。这场浩劫使戏曲艺术遭到一次灭顶之灾。
  改革开放后,我国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社会经济迅猛发展,随之我国艺术结构也发生新的变化,新兴起的众多门类的艺术也开始了对戏曲的冲击。人们对这种新形势心理准备不足。过去大家一直过于自信,从未怀疑过古老的戏曲艺术在中国舞台上的主导地位,更不会想到出现危机。因此我们对戏曲本身的局限性没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对我国艺术结构的新变化没有充分认识。所以在新的形势下,戏曲艺术不能很快的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迎接挑战,戏曲艺术陷入被动,陷入危机。
  戏曲出现危机,还在于戏曲界还未能完全克服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对戏曲进行脱胎换骨地改革。大家都承认戏曲要革新,但又总是强调应当先把老一辈的技艺全部继承下来,其理由是你还未全继承下来呢?怎么去革新?这样往往导致只继承,不革新。多年来我们到处可见毫不走样的流派继承人,却很难发现哪个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流派。守旧也反映在戏曲教育中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古老教学法至今原样因袭。保守思想是改革的障碍,而戏曲不改革是绝无出路的。
  从历史的高度看,戏曲不会消亡,它还是要发展的,只要我们敢于直面现实,认真反思总结教训,对戏曲改革及发展充满信心,戏曲艺术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戏曲的危机

2. 戏曲为什么面临失传的危机

简单地说吧:
1学戏比较苦,很小就练童子功;
2成才比较难,所谓三年出个状元,十年未必出个好戏子,大家都知道影视演员能一夜成名,戏曲演员有吗?
3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就是梅花奖获得者,收入也不一定比得上三流的影视演员;
4曾经出现断层,49年以后,很多才子佳人的戏不让演,文革时期除了八大样板戏,其他剧种剧目就更是绝迹,演员和观众都出现了断层,无法传承;
5国家真的支持吗?虽然课本里增加了京剧唱段,但是那些唱段多集中于样板戏,会其他的吹拉弹唱都加分,但是会唱戏不加分;
6当今可选择的娱乐项目多,电影电视大家都快懒得看了,光盘都快没市场了,没了市场,这门古老的艺术自然是尴尬了。
还有很多原因,行内行外的就不多说了。

3. 戏曲表演的衰落原因

 “虚中见实的表现方法,是传统戏曲的特征之一,是‘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的美学基础。”这句话在理论上是通的,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观众审美意识在发展,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要求叙事艺术在形式上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却是观众的主要审美需求。我们经常说:中国戏曲的美是写意的美。倘若只着眼于艺术形象,“四匹单骑等于千军万马,一个圆场代表走了万水千山”这两句艺诀在理论上是没问题的,但这种以少寓多的审美效应,不能不以观者之知音为条件。戏曲的语言和动作都具有写意性的特征,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也都有一定的程式。观众在欣赏戏曲艺术时需要同演员达成某种默契,运用大量的想象来配合演员的表演,从而实现双方的顺利交流。观众的审美观念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改变。很多人提到戏曲的程式化表演时,自豪之情常溢于言表。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是对的。但时代总是在发展的,特别是近一百年来世界的变化尤为剧烈。人们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对于“真实性”的追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首先应当承认:在表现生活时,艺术的真实性总是相对的,很难有绝对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不同的艺术种类对真实性也有不同的要求。中国戏曲确实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规律及艺术真实性,它的舞台真实感要通过虚拟化的程式表现出来,并借助观众的大量想象完成,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审美主体的变化。当今世界提倡文化多元,艺术欣赏品位表现出多元化特征。写意是一种艺术风格,写实也是一种艺术风格。有人说“人们不应以生活的真实来苛求艺术的真实,不应以话剧的真实来衡量戏曲的真实,不应以西方的真实来代替中国的真实”。我们或许可以相信:戏曲不以精确、逼肖地再现生活原型为目的,它的美就美在“不似之似”上。但遗憾的是,对我国现在的大多数观众来说,还是对接近生活真实的艺术更有亲切感。歌德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达到产生一种更高真实的假象。”即使是电影、电视剧和话剧,也并不等于对生活简单的摹仿,而是将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并生动地再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因此,如果用“不能把逼肖自然作为艺术的标准,也不能把对外在现象的单纯摹仿作为艺术的目的”(黑格尔语)作为戏曲优于影视、话剧的理由,是不恰当的。现代观众的审美观念趋向于生活的真实,而影视、话剧跟这种真实之间的距离显然更近一些。  戏曲、话剧、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去反映客观世界,观众明明知道它们提供的其实都是假象,但影视、话剧同戏曲相比在叙述故事时耗费的心理资源显然更少,表现生活时也更为直接,观赏时得到的心理暗示往往是“这是真的”。这并未否定戏曲作为艺术形式的优秀性,它的夸大、变形仍然是一种美,只不过在追求“贴近生活真实”的观众面前显得不易接受罢了。“水上行船,有桨无船;陆上骑马,有鞭无马”仍是中国戏曲中极富特色的表现形式,“甩发”、“跪步”、“翎子功”等虚拟性的动作仍然是戏曲艺术的精华。但是我们无法指责观众的“更贴近现实生活”的艺术追求,更无法要求“人们”应该欣赏什么风格,不应该欣赏什么风格。写实的艺术形式更受欢迎,是因为观众审美取向变了。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相对简单,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复杂多样。在反映现代生活时,千百年来历代艺术家辛苦总结而成的大量程式语汇(如翎子、帽翅、髯口、甩发、袍带功夫等)也都难有用武之地。人们的交通方式不再限于骑马、划船,生活空间变得更大,新生事物让人目不暇接。开汽车、乘飞机、乘电梯,打电话、发短信、用电脑,听报告、踢足球、逛商场,商业谈判、销售活动、婚礼庆典、公务旅行等等,所有这些现代社会的活动怎样在以虚拟性为主要特征的戏曲艺术中恰当地表现出来,确实需要很多智慧才行。合理利用和丰富虚拟性的程式,使其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戏曲的舞台上本来几乎是空无所有,演员往台中央一站,通过“四功五法”将风云日月、山水花木等剧中人所处的环境、时间、条件等都展现出来,运用精湛的演技让观众在想象中看到大千世界。舞台是虚的,演员才有可能充分施展身段,进行艺术创造,从而不受制于实景。因此,有人称戏曲是货真价实的演员艺术。然而,空荡荡的舞台现在已经不符合大多数现代观众的审美标准,于是有人主张戏曲往写实上靠拢,并在灯光、布景等方面做了很多虚实结合的尝试。虽收到一些效果,但也招致不少批评和质疑。虚与实的问题是值得商榷的,怎样处理好虚与实的矛盾是关系到戏曲前途的大问题,应该引起戏曲界、学术界的重视。  那么,同戏曲相比,影视艺术在写实性上有哪些优势,它是如何成功地征服广大观众的呢?影视艺术绝对不等于现实生活的简单摹仿,如果单纯用摄像机来记录生活的话,电影和电视剧不可能有如此庞大的观众群。影视较戏曲更擅长讲述故事。如果说话剧的语言、动作和场景比戏曲更接近生活真实的话,那么电影和电视剧则把这种接近生活真实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虽然电影、电视剧选取的仍然是典型人物的典型动作和特征,但由于其成功地突破了舞台时空的限制,大量运用蒙太奇手法并借助高科技手段,无数令人难以想象的场景被创造出来,其逼真、自然、酷似生活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讲述故事时不但让人感觉身临其境,而且更朝精细化发展,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戏曲舞台上难以表现的细节,如人物表情、眼神在这里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等不同的景别,使剧情的叙述、人物情感的表达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电影、电视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视听审美需求,引导人们逐渐对“贴近生活真实”的艺术有了更多的追求。影视的写实性表现在制作过程的方方面面。戏曲舞台上的吃饭、饮酒可以是虚拟的、无实物的,但影视中的却往往是真吃真喝。戏曲的打斗场面讲究“点到为止”,多为演员个人功夫和技巧的展示;而影视为了追求真实效果走得更远,有时连打斗都是真踢真打,连表现“开枪杀人”都要逼真可信:喷射出火焰的道具枪、开枪后的声音、中弹身亡后身上的血衣,从头至尾都设计得几乎天衣无缝。3D技术出现后,影视的逼真效果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戏曲是含蓄的、虚拟的、写意的,否则可能被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指斥为庸俗和无聊。这是中国传统的审美特点,要求观众用大量的想象配合演员的表演。影视与戏曲相比更注重感官的直接刺激。过去人们欣赏戏曲时经常夸奖演员“唱得真好”,现在人们看电影、电视剧时却更喜欢说“演得真像”、“简直就是”。  多年来有人尝试将戏曲与影视相结合,但虚与实的矛盾一直难以解决。戏曲的本质特征是虚拟性,而影视却具有写实性,影视演员的自身条件与角色要求接近于统一。将写实与写意巧妙结合是一种挑战,这方面的成功作品不多,戏曲电视剧《三请樊篱花》《凤阳情》,戏曲电影《廉吏于成龙》等作品就成功地体现了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二者的结合绝不仅仅是将舞台表演搬上银幕和荧屏那么简单。2012年某电视台播出了电视歌仔戏《红鬃烈马》,该片简单生硬地将舞台形态的表演、化妆、布景、伴奏、唱腔等完全搬到了电视上,剧中人物穿戴着厚重的服饰,化妆也是按照舞台模式进行的,布景是写意的,除几个镜头的简单切换外,几乎同舞台演出没什么两样。片中大量使用了近景和特写,人物的眼神、表情全部直接暴露在电视观众面前,性别反串被一眼看穿,演员的胡子明显就是粘上去的,布景带有大量舞台美工的痕迹,总体上很不协调,房屋、门窗一眼可以看出是舞台的布景片,舞台打斗完全写意化,人物戴着厚重的头饰举着宝剑边打边唱,程式化的动作却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伴奏上照搬舞台的做法,大量采用锣鼓经,让观众怀疑这到底是舞台剧还是电视戏曲片。戏曲电视剧是荧屏艺术,理应符合电视剧的美学特征。戏曲既然同电视联姻,就不能完全按舞台那一套来做了。简单照搬就会形成舞台剧不舞台剧、电视剧不电视剧的怪物来,就像一个木乃伊被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外表虽然光鲜,精神却已经死了。每个时代的观众,都有不同于以往的感受方式与欣赏习惯。观众的审美要求其实就是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艺术的任务就是缩短与广大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戏曲从业人员应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出发,在把握戏曲特性的基础上,研究观众,理解观众,尽最大努力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心理和习惯,广泛吸收其它艺术的精华,丰富戏曲的表现力,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使戏曲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充满新的活力,并借此获得艺术竞争中的优势。

戏曲表演的衰落原因

4. 戏曲表演的衰落原因

 “虚中见实的表现方法,是传统戏曲的特征之一,是‘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的美学基础。”这句话在理论上是通的,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观众审美意识在发展,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要求叙事艺术在形式上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却是观众的主要审美需求。我们经常说:中国戏曲的美是写意的美。倘若只着眼于艺术形象,“四匹单骑等于千军万马,一个圆场代表走了万水千山”这两句艺诀在理论上是没问题的,但这种以少寓多的审美效应,不能不以观者之知音为条件。戏曲的语言和动作都具有写意性的特征,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也都有一定的程式。观众在欣赏戏曲艺术时需要同演员达成某种默契,运用大量的想象来配合演员的表演,从而实现双方的顺利交流。观众的审美观念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改变。很多人提到戏曲的程式化表演时,自豪之情常溢于言表。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是对的。但时代总是在发展的,特别是近一百年来世界的变化尤为剧烈。人们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对于“真实性”的追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首先应当承认:在表现生活时,艺术的真实性总是相对的,很难有绝对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不同的艺术种类对真实性也有不同的要求。中国戏曲确实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规律及艺术真实性,它的舞台真实感要通过虚拟化的程式表现出来,并借助观众的大量想象完成,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审美主体的变化。当今世界提倡文化多元,艺术欣赏品位表现出多元化特征。写意是一种艺术风格,写实也是一种艺术风格。有人说“人们不应以生活的真实来苛求艺术的真实,不应以话剧的真实来衡量戏曲的真实,不应以西方的真实来代替中国的真实”。我们或许可以相信:戏曲不以精确、逼肖地再现生活原型为目的,它的美就美在“不似之似”上。但遗憾的是,对我国现在的大多数观众来说,还是对接近生活真实的艺术更有亲切感。歌德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达到产生一种更高真实的假象。”即使是电影、电视剧和话剧,也并不等于对生活简单的摹仿,而是将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并生动地再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因此,如果用“不能把逼肖自然作为艺术的标准,也不能把对外在现象的单纯摹仿作为艺术的目的”(黑格尔语)作为戏曲优于影视、话剧的理由,是不恰当的。现代观众的审美观念趋向于生活的真实,而影视、话剧跟这种真实之间的距离显然更近一些。  戏曲、话剧、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去反映客观世界,观众明明知道它们提供的其实都是假象,但影视、话剧同戏曲相比在叙述故事时耗费的心理资源显然更少,表现生活时也更为直接,观赏时得到的心理暗示往往是“这是真的”。这并未否定戏曲作为艺术形式的优秀性,它的夸大、变形仍然是一种美,只不过在追求“贴近生活真实”的观众面前显得不易接受罢了。“水上行船,有桨无船;陆上骑马,有鞭无马”仍是中国戏曲中极富特色的表现形式,“甩发”、“跪步”、“翎子功”等虚拟性的动作仍然是戏曲艺术的精华。但是我们无法指责观众的“更贴近现实生活”的艺术追求,更无法要求“人们”应该欣赏什么风格,不应该欣赏什么风格。写实的艺术形式更受欢迎,是因为观众审美取向变了。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相对简单,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复杂多样。在反映现代生活时,千百年来历代艺术家辛苦总结而成的大量程式语汇(如翎子、帽翅、髯口、甩发、袍带功夫等)也都难有用武之地。人们的交通方式不再限于骑马、划船,生活空间变得更大,新生事物让人目不暇接。开汽车、乘飞机、乘电梯,打电话、发短信、用电脑,听报告、踢足球、逛商场,商业谈判、销售活动、婚礼庆典、公务旅行等等,所有这些现代社会的活动怎样在以虚拟性为主要特征的戏曲艺术中恰当地表现出来,确实需要很多智慧才行。合理利用和丰富虚拟性的程式,使其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戏曲的舞台上本来几乎是空无所有,演员往台中央一站,通过“四功五法”将风云日月、山水花木等剧中人所处的环境、时间、条件等都展现出来,运用精湛的演技让观众在想象中看到大千世界。舞台是虚的,演员才有可能充分施展身段,进行艺术创造,从而不受制于实景。因此,有人称戏曲是货真价实的演员艺术。然而,空荡荡的舞台现在已经不符合大多数现代观众的审美标准,于是有人主张戏曲往写实上靠拢,并在灯光、布景等方面做了很多虚实结合的尝试。虽收到一些效果,但也招致不少批评和质疑。虚与实的问题是值得商榷的,怎样处理好虚与实的矛盾是关系到戏曲前途的大问题,应该引起戏曲界、学术界的重视。  那么,同戏曲相比,影视艺术在写实性上有哪些优势,它是如何成功地征服广大观众的呢?影视艺术绝对不等于现实生活的简单摹仿,如果单纯用摄像机来记录生活的话,电影和电视剧不可能有如此庞大的观众群。影视较戏曲更擅长讲述故事。如果说话剧的语言、动作和场景比戏曲更接近生活真实的话,那么电影和电视剧则把这种接近生活真实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虽然电影、电视剧选取的仍然是典型人物的典型动作和特征,但由于其成功地突破了舞台时空的限制,大量运用蒙太奇手法并借助高科技手段,无数令人难以想象的场景被创造出来,其逼真、自然、酷似生活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讲述故事时不但让人感觉身临其境,而且更朝精细化发展,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戏曲舞台上难以表现的细节,如人物表情、眼神在这里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等不同的景别,使剧情的叙述、人物情感的表达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电影、电视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视听审美需求,引导人们逐渐对“贴近生活真实”的艺术有了更多的追求。影视的写实性表现在制作过程的方方面面。戏曲舞台上的吃饭、饮酒可以是虚拟的、无实物的,但影视中的却往往是真吃真喝。戏曲的打斗场面讲究“点到为止”,多为演员个人功夫和技巧的展示;而影视为了追求真实效果走得更远,有时连打斗都是真踢真打,连表现“开枪杀人”都要逼真可信:喷射出火焰的道具枪、开枪后的声音、中弹身亡后身上的血衣,从头至尾都设计得几乎天衣无缝。3D技术出现后,影视的逼真效果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戏曲是含蓄的、虚拟的、写意的,否则可能被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指斥为庸俗和无聊。这是中国传统的审美特点,要求观众用大量的想象配合演员的表演。影视与戏曲相比更注重感官的直接刺激。过去人们欣赏戏曲时经常夸奖演员“唱得真好”,现在人们看电影、电视剧时却更喜欢说“演得真像”、“简直就是”。  多年来有人尝试将戏曲与影视相结合,但虚与实的矛盾一直难以解决。戏曲的本质特征是虚拟性,而影视却具有写实性,影视演员的自身条件与角色要求接近于统一。将写实与写意巧妙结合是一种挑战,这方面的成功作品不多,戏曲电视剧《三请樊篱花》《凤阳情》,戏曲电影《廉吏于成龙》等作品就成功地体现了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二者的结合绝不仅仅是将舞台表演搬上银幕和荧屏那么简单。2012年某电视台播出了电视歌仔戏《红鬃烈马》,该片简单生硬地将舞台形态的表演、化妆、布景、伴奏、唱腔等完全搬到了电视上,剧中人物穿戴着厚重的服饰,化妆也是按照舞台模式进行的,布景是写意的,除几个镜头的简单切换外,几乎同舞台演出没什么两样。片中大量使用了近景和特写,人物的眼神、表情全部直接暴露在电视观众面前,性别反串被一眼看穿,演员的胡子明显就是粘上去的,布景带有大量舞台美工的痕迹,总体上很不协调,房屋、门窗一眼可以看出是舞台的布景片,舞台打斗完全写意化,人物戴着厚重的头饰举着宝剑边打边唱,程式化的动作却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伴奏上照搬舞台的做法,大量采用锣鼓经,让观众怀疑这到底是舞台剧还是电视戏曲片。戏曲电视剧是荧屏艺术,理应符合电视剧的美学特征。戏曲既然同电视联姻,就不能完全按舞台那一套来做了。简单照搬就会形成舞台剧不舞台剧、电视剧不电视剧的怪物来,就像一个木乃伊被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外表虽然光鲜,精神却已经死了。每个时代的观众,都有不同于以往的感受方式与欣赏习惯。观众的审美要求其实就是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艺术的任务就是缩短与广大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戏曲从业人员应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出发,在把握戏曲特性的基础上,研究观众,理解观众,尽最大努力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心理和习惯,广泛吸收其它艺术的精华,丰富戏曲的表现力,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使戏曲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充满新的活力,并借此获得艺术竞争中的优势。

5. 戏曲为什么没落?

相较于我国传统艺术的戏曲演出,流行音乐的节奏感更适合广大群体。
在我国的传统艺术的戏曲中,虽然他们已经经历了很多年,同时它的内涵也是比较丰富的,很多人在那个时代对于戏曲的喜爱是很高的,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认为现代人更多的是喜欢一些有节奏感的音乐,这样的音乐在表演的时候不仅在节奏以及歌词上更贴近大众的心理,同时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现在人的思想都比较前卫,他们喜欢的更多是贴近于现实的,并且是符合他们心理变化的,这就能够说明流行音乐已经受到了广大群体的欢迎。
一、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戏曲可以说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在很多年之前戏曲就已经流传在民间,同时经过每一个人的努力,也让戏曲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相对于现在来说,戏曲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也是不断变化的,面对着大众的需求以及生活以及工作的压力,他们更多的是喜欢一些流行歌曲,这种流行歌曲能够让他们的心理得到释放,同时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听取不同的歌曲,而戏曲在这方面的选择性是比较少的,并且他在演唱的时候也是需要一定的功底。很多歌手他们在选择演唱的时候,更多的是喜欢去唱现代流行歌曲,而对于那些戏曲他们要有足够的功底才能去演唱。
二、流行歌曲更适合大众现在流行歌曲的表现形式是非常多的,同时它的歌词也是可以进行人为更改的,但是我们的戏曲他可能是有固定的歌词,甚至是一定的演唱技巧,这就要求有足够大的功底才可以面对大众的需求。人们更多的是喜欢一些流行歌曲,这些歌曲能够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的精神得到释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现在的流行歌曲大大的超出了人们的喜好,而对于戏曲只是有部分的人喜欢而已。
我们还是希望我国的戏曲也能够有比较大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这是对我国一种历史文化的继承和传扬。
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戏曲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爱,让我们的历史文化得到更多的传承和发扬,慢慢的走向世界。

戏曲为什么没落?

6. 戏曲为什么没落了

相较于我国传统艺术的戏曲演出,流行音乐的节奏感更适合广大群体。
在我国的传统艺术的戏曲中,虽然他们已经经历了很多年,同时它的内涵也是比较丰富的,很多人在那个时代对于戏曲的喜爱是很高的,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认为现代人更多的是喜欢一些有节奏感的音乐,这样的音乐在表演的时候不仅在节奏以及歌词上更贴近大众的心理,同时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现在人的思想都比较前卫,他们喜欢的更多是贴近于现实的,并且是符合他们心理变化的,这就能够说明流行音乐已经受到了广大群体的欢迎。
一、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戏曲可以说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在很多年之前戏曲就已经流传在民间,同时经过每一个人的努力,也让戏曲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相对于现在来说,戏曲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也是不断变化的,面对着大众的需求以及生活以及工作的压力,他们更多的是喜欢一些流行歌曲,这种流行歌曲能够让他们的心理得到释放,同时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听取不同的歌曲,而戏曲在这方面的选择性是比较少的,并且他在演唱的时候也是需要一定的功底。很多歌手他们在选择演唱的时候,更多的是喜欢去唱现代流行歌曲,而对于那些戏曲他们要有足够的功底才能去演唱。
二、流行歌曲更适合大众现在流行歌曲的表现形式是非常多的,同时它的歌词也是可以进行人为更改的,但是我们的戏曲他可能是有固定的歌词,甚至是一定的演唱技巧,这就要求有足够大的功底才可以面对大众的需求。人们更多的是喜欢一些流行歌曲,这些歌曲能够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的精神得到释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现在的流行歌曲大大的超出了人们的喜好,而对于戏曲只是有部分的人喜欢而已。
我们还是希望我国的戏曲也能够有比较大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这是对我国一种历史文化的继承和传扬。
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戏曲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爱,让我们的历史文化得到更多的传承和发扬,慢慢的走向世界。

7. 中国戏曲现状怎样?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清朝中后期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到民国、至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的艺术形势没有现在的多种多样,所以戏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的主流。60年代中国各种政治上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老艺术家被打成牛鬼蛇神,大批的剧种、剧目遭到禁演。如山东五音戏、河南二夹弦成为走资修封,被该行或解散。五音戏演员改唱吕剧、吕剧演员改唱京剧,自然可以唱的剧目只有样板戏,8个或者是10个。可想而知当时的戏曲是怎么样一个境地。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解禁,各个剧团纷纷恢复或成立,有过一段辉煌,但在经济的转型时期,人民的娱乐文化方式不仅只局限于戏曲,其他的各种文化娱乐纷纷被人们接受,戏曲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戏曲人才的断档,老艺术家不可能青春永驻,新艺术家培养不出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文革给中国戏曲造成创伤几乎是致命的。 现在,更多的人在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政府到社会,各地电视台纷纷举办戏曲栏目,将戏曲推向更广大的观众,如上海卫视、陕西卫视、河南卫视、山西卫视、安徽卫视等都有固定的戏曲节目。 过去戏曲剧团几乎全被是有政府公营的事业单位,从体制上造成戏曲的滞后,现在更多的单位改制或者民营化,走市场经济的路子,更适合市场的需求。 现在,有一些剧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不过我认为,每个文化体都有他们的生命周期,如果它们不能适应时代潮流,没有就没有了,只要我们不人为的把它们消灭掉。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545915124@qq.com共同探讨。

中国戏曲现状怎样?

8. 戏曲到底是逐渐没落还是会重现辉煌?

戏曲近10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扭转不了戏曲日渐边缘化的趋势、改变不了剧团在困难中挣扎的现实;戏曲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还有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在困境中一样能创造出希望和辉煌。     戏曲目前是在艰难中挣扎,困苦中前行,最大的功绩是使戏曲还没有倒下去。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影视剧发展对戏曲的压迫,观众的减少等等原因使得戏曲的创作和演出环境越来越严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小环境上讲,戏曲创作与演出都有问题,观念陈旧,有些剧作脱离现实生活,尽管每年都有一些好作品出现,但满足不了戏曲演出市场的需要;戏曲的创作队伍已不再兵强马壮,作者的老化与流失严重;剧作的弱化,滋生了舞台大制作,加重了戏曲演出的负担;新创剧目少,风格样式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的作品。从大的方面讲,市场需求变化、媒体误导和部分领导者追星使传统艺术演出市场萎缩;文化环境的恶性循环带来部分观众群体的社会生活低俗化;少数专家、领导对戏曲现状缺乏冷静的分析,评论媚俗化、喜欢说大话;国家投入的减少使剧团生存状况贫困化;评奖泛滥引来创作队伍的浮躁;指导思想的混乱使剧团产生发展思路上的迷茫与异化。       戏曲曾经是主流艺术,甚至是超主流艺术,但毋庸讳言,戏曲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鼎盛与辉煌已经渐行渐远。在电影、电视、网络占尽风光的时代,戏曲这种规范、程式化极高的舞台艺术,在人们的文化视野中逐步淡化。     戏曲还在危机当中,戏曲本身有问题,更是大环境的问题,现在的大环境不适合戏曲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戏曲人失去了自信,流行艺术的冲击使戏曲人失去了创作的标准,心态的浮躁和成本的提高使戏曲雪上加霜。特殊时期戏曲需要呵护,戏曲生不容易,死也不容易,大环境发生变化后,戏曲还会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