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玲的教育科研

2024-04-28

1. 刘秀玲的教育科研

  主讲课程: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研究方向:虚拟现实交互控制、虚拟手术训练、医学信息智能处理  近年来主持及主研的科研、教改课题(注明研究时间期限,如2008-2011年):  1. 基于GPU编程的复杂场景快速碰撞检测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3年,主持人  2. 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河北省科技厅指导性计划项目2007-2009年,主持人  3. 利用临界阻抗法进行配电网谐波源探测新方法的研究,河北省教育厅项目2005-2007年,主持人  4. 基于多智能体的动态健康评价系统模型及策略国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3年,第二负责人  5. 分布式智能化活体细胞层内窥镜手术研究,国家外国专家局引智基地项目2010-2013年,第二负责人  6. 载人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与虚拟环境的智能交互控制研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8-2011年,第二负责人  7. 分布式虚拟场景的实时绘制与一致性控制研究,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2011年,第二负责人  论文:  刘秀玲, 刘京, 王洪瑞, 郭磊. 改进型蜂窝状空间分解的实时碰撞检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 47(4)  刘秀玲, 陈伟磊, 王洪瑞. ROAM动态地形渲染算法的改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47(30)  刘秀玲, 杨国杰, 王洪瑞. 动态生理信息融合在人体健康评价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2010, 46(16)  刘秀玲, 杜欢平, 王洪瑞. 分布式多交互虚拟场景渲染的协同控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 45(29)  刘秀玲,王洪瑞. 基于本体信息的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8(5)  刘秀玲,王洪瑞, 王永清, 陈超英. 临界阻抗法在配电网谐波源探测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 31(14)  刘秀玲,王洪瑞, 王永清.电网谐波阻抗的测量及其修正.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19(2)  刘秀玲,王洪瑞, 王永清, 陈超英.配电网图形系统框架模型和供电路径分析的改进.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30(20)  专利:  一种高临场感智能感知交互运动系统及实现方法,第二申请人  软件登记:  分布式虚拟场景交互漫游系统软件V001,第二申请人

刘秀玲的教育科研

2. 刘晓玲的教育科研

从1982年至今,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当选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创新理论与党的建设、文化软实力等。迄今独立主持有《“两个先锋队”重要思想研究》等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已结项,1项在研)、1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且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被评为优秀等级,并由中宣部向全国社科办网站和光明日报重点推介。出版《“两个先锋队”重要思想研究》、《文化软实力提升浅论》等学术专著3部;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周刊、《高校理论战线》、《求索》、《红旗文稿》等报刊发表了《论“两个先锋队”的理论品格及实践价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10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高校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摘要及转刊;研究成果曾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一等奖、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两项;博士论文《“两个先锋队”思想的历史地位研究》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

3. 刘春玲的研究工作简介

长期从事碳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参与完成了通用级沥青碳纤维连续长丝,中间相沥青碳纤维、沥青基活性碳纤维、沥青基球状活性碳等国家、中科院和山西省重点项目。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某部项目“电化学电容器电极碳材料―酚醛基活性碳纤维的研制”、“耐烧蚀、隔热酚醛纤维的研制”及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以高邻位酚醛树脂为前驱体熔纺法制备高度交联化酚醛纤维” 。现主持陕西师范大学优秀科技预研项目及与企业合作横向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4项授权。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有:(1) 功能树脂基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抗热、耐蚀以及摩擦材料中的应用;(2) 超级电化学电容器电极碳材料;(3) 废旧印刷线路板的资源化利用。

刘春玲的研究工作简介

4. 刘春荣的教育科研

  所授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微积分、复变函数   研究方向   数论、函数论   主要论著   1、《高等数学习题解答》,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2、《微积分》教材,有《河北经济出版社》出版

5. 刘晓玲的教育和学术

作为眼视光学系的核心教授,负责眼临床视光学教研室的教学工作,主要授课的本科课程包括:视光学基础、验光学、低视力学和视觉生理学;研究生课程包括:视觉神经生理学、低视力学、环境视光学、激光眼科学和眼底图像学等。学术上,多次在全国会议和眼底病学的大会上,作大会报告和专题讲座。四次参加亚太视光学大会,并在会上作大会报告。 参加的国际会议还有2002年(美国)全美眼科年会;国际眼科图像大会,2002国际标准视觉电生理大会,国际ICGA会议等。通过学术交流,不仅提高了临床医疗水平,也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 主要研究项目: 1.浙江省重大医药项目:高度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动力疗法治疗研究 3.浙江省卫生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中浆的FFA/ICGA研究 4.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糖尿病中医征候学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 1. 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技术研究黄斑疾病的研究, 2. 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作者 3. 走向世界的眼视光学教育模式 4. 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5.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位。 国家专利: 1. 高度近视用的前置镜 2. 低视力对数视力表 发表论文:论文: 1.110例正常眼黄斑拱环的测量: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年3期。第一作者 2.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FFA/ICGA同步造影观察,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年2期。第一作者 3一种新型是前置镜补偿高度近视眼的眼底图像摄取,眼视光学杂志,2000年第一期发表。第一作者 4高度近视眼周边视网膜变性的预防性激光治疗,中华眼底病杂志1999,15(3)135-137 第一作者 5低视力对数视力表的研制, 眼视光学杂志2002,4(3)第一作者 6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多焦眼底生理观察, 眼视光学杂志2002,4(1)第一作者 7光动力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初步观察, 眼视光学杂志2000,2(4)第一作者 8双眼平衡在屈光参差病人验光中的作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11)694-695 第一作者 9假晶体眼的不等像与放大率,眼视光学杂志1999,1(3)第一作者

刘晓玲的教育和学术

6. 刘春的教学研究

(1) 2001-2003年,刘春(主持人),变态反应产生条件的探索,武汉大学医学院教改基金(2) 2002护理学专业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研究(参与者)武汉大学校基金

7. 刘玉波的教育科研

刘玉波副教授曾经主持建设过电工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电化教育室、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特别是2003年~2006年担任物理实验室副主任期间,在这期间我校为了迎接教育部教学评估,物理实验室新进了230多万的教学仪器需要验收、调试、开发、和编写讲义,同时,2005年学校搬迁,仪器需要重新安装调试,为了不影响实验教学,刘玉波副教授总是以身作则,吃苦在前,在别人都下班回家时,他仍然在实验室里工作着。2006年数理学院新上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院又任命他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主任,负责组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他二话没说就承担起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为了建设一个符合我校实际情况,而比较先进的专业实验室,他走访调研了全国二十几所大学,制定了一个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培养切实可行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同时,购置了所需的实验教学仪器,编写了实验讲义,开出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为2010年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届学生顺利毕业奠定了基础,受到了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刘玉波副教授从教以来一直从事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先后担任过《电工学》、《物理学》、《力学与分子物理》、《纳米材料概论》、《光信息存储》、《光电技术》等理论教学,《大学物理实验》、《现代光学实验》、《光电综合实验》等实验教学。同时,还主持建设过电工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电化教育室、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每次工作的变化都给刘玉波副教授带来挑战,这使得他不得不进一步的学习先进的知识,他在平时自学的同时,还多到外校进修,比如,为了建设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他到山东大学进修了半年,为了能顺利的阅读外文资料,他在山东师范大学夜大学习了三年英语,以优异成绩专科毕业。为适应教学和实验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刘玉波副教授在完成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同时,还非常注重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刘玉波的教育科研

8. 张玲的教育科研

 内发表了14篇科研论文,其中9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被EI检索3篇,主编论著2部,参编教材2部。获河南省优秀学术论文一、二等奖各1篇;获安阳市优秀学术论文多篇;获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安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作为核心成员曾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多项。目前,参与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1项。科研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