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的定义

2024-05-16

1. 绿色金融的定义

绿色金融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前者指出“绿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后者则明确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

绿色金融的定义

2. 绿色金融的特点

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它将对环境保护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计量其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通过自身活动引导各经济主体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它讲求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中的政策性金融有共同点,即它的实施需要由政府政策做推动。传统金融业在现行政策和“经济人”思想引导下,或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或者以完成政策任务为职责,后者就是政策推动型金融。环境资源是公共品,除非有政策规定,金融机构不可能主动考虑贷款方的生产或服务是否具有生态效率。近几年来,“绿色金融”概念越来越受到国内众多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追捧,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3. 绿色金融的功能

绿色金融的功能如下:1、绿色金融的基本功能。绿色金融是支持环保产业发展所采取的金融政策与金融工具,从绿色金融所包含的基本金融属性看,绿色金融具有显著的资金积聚、投资导向、信息传递及资源整合等基本功能。2、资本积聚功能。绿色金融的资本积聚功能是指:绿色金融具有汇集资金的功能,即通过绿色金融工具自身的革新、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等,实现储蓄的收入和投资的转化。这样才能吸纳充分的资金实现绿色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3、投资导向功能。绿色金融以资金为导向的作用要求金融机构引导资金流向,即提高储蓄能力使其能够积累更多可转化为投资资本的资源。通过配额控制,可以使绿色融资更具可持续性。绿色金融运用创新性额度控制、利率调节、差异杠杆、补贴担保等手段,使得绿色和污染项目的投资风险、投资回报率和资金可用性发生变化,在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调整的双重作用下,引导资金逐渐撤离污染产业,流向绿色环保产业。4、信息传递功能。绿色金融的信息传递功能是指:绿色金融市场中的价格信号具有反馈各种绿色金融产品投资价值的功能。在信息传导机制的作用下,投资者无需花费成本收集投资信息,便可依据绿色金融产品市场上的真实准确信息,重新制定投资计划。

绿色金融的功能

4. 绿色金融的介绍

绿色金融 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绿色金融的现状

就现阶段发展而言,人们对于“绿色金融”的关注点仍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尤其是银行的信贷业务方面,即“绿色信贷”。而从这个角度出发,“绿色金融”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早在1974年,当时的联邦德国就成立了世界第一家政策性环保银行,命名为“生态银行”,专门负责为一般银行不愿接受的环境项目提供优惠贷款。而2002年,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会议上,提出了一项企业贷款准则。这就是国际银行业赫赫有名的“赤道原则”。这项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现“赤道原则”已经成为国际项目融资的一个新标准,全球已有6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其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的85%。而那些采纳了“赤道原则”的银行又被称为“赤道银行”。在我国的银行业中,现只有兴业银行一家“赤道银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绿色金融的现状

6. 绿色金融的内容包括

绿色金融的内容包括有:一是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前者指出“绿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后者则明确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

7. 绿色金融的政策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绿色金融”随绿色发展应运而生,代表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对于我国金融业来说,更意味着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而结合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加快以下几方面的进程:――加大绿色金融政策引导。国家应尽快出台对“绿色信贷”的扶持政策,制定“绿色信贷”目录指引、项目环保标准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放宽“绿色信贷”规模控制,实施差别信贷政策,使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有利可图。――健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国家应加快节能减排法制化进程,通过国家立法确定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从而让“绿色金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畅信息交流渠道。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和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快金融机构改革。金融机构应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如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发展绿色金融要做好下面的工作。一是要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引入环境观念,加强员工环保意识和业务流程的环境评估。二是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业务创新能力。三是要进一步放开和扩大银行业的综合经营范围,商业银行有必要把金融创新、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综合经营和发展绿色金融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通过贷款、理财、担保、租赁、信托等多种金融工具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绿色金融的政策

8. 绿色金融在中国的现状

政策推动绿色金融行业发展
随着国家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的金融业开始改变观念,向“环境友好型”过渡,也逐渐地把绿色金融理念提升到操作层面,近年来在国内掀起了一场“绿色金融”风暴。国家不断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定义与分类,绿色金融体系包括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所有主要金融工具。
绿色信贷为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绿色贷款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绿色信贷规模及占比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21年末,我国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5.9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总规模的比例提升到8.25%。

我国绿色信贷分用途来看,47%的绿色贷款用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26%和12%的绿色贷款分比用于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绿色债券稳定发展
绿色债券是指任何将所得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时间较晚,近年来发行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中国绿色债券在境内外市场的发行总量达到约2895亿元人民币(440.7亿美元),较2019年的3860亿元人民币(558亿美元)减少了21%。2021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快速增长,达到2013亿人民币(376亿美元)。

绿色保险增长迅速
我国绿色保险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升。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数据,2018年至2020年我国绿色保险保额与赔付金额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绿色保险保额达到18.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9%,绿色保险赔付金额213.57亿元,同比增长11.6%。初步估计2021年绿色保险保额超过25万亿元,赔付金额达到240亿元。

我国保险资金向绿色投资领域的倾斜力度也在逐步加大。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数据,我国绿色保险投资余额由2018年的395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615亿元。初步估计2021年其规模将接近7000亿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绿色金融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