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广东的伍秉鉴被称为世界首富,他是如何聚集财富?

2024-04-30

1. 清末广东的伍秉鉴被称为世界首富,他是如何聚集财富?

【历史上的今天:174年前的今天――1843年9月4日,清末世界首富伍秉鉴去世】
伍秉鉴(1769―1843年9月4日),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在1834年以前,伍家与英商和美商每年贸易额达数百万两白银,伍秉鉴还是东印度公司的“银行家”和最大债权人。正因为如此,伍秉鉴在当时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一些西方学者更称他是“天下第一大富翁”。

一位清朝时曾在广州十三行居住了20多年的美国商人亨特,在《广州番鬼录》一书中说:“伍浩官(伍秉鉴)究竟有多少钱,是大家常常辩论的题目。”“1834年,浩官对他的田产、房屋、店铺、银号及运往英美的货物等财产估计了一下,共约2600万元。”而在这个时期的美国,最富有的人资产也不过700万元。

一向重农抑商的清朝竟出了位“世界首富”,这位伍富翁是怎么赚到这么多的钱的呢?

17世纪后期,广州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口岸”。依托这个黄金口岸,手持官府赐予的垄断外贸权,加之自身的努力经营,广州十三行商人群体迅速崛起,与两淮盐商、晋陕商人一起,被后人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
所谓的“十三行”,实际只是一个统称,并非是13家,多时可达几十家,少时则只有4家。但由于它享有垄断清朝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凡是外商购买茶叶、丝绸等国货,或销售洋货进入内地,都必须经过这一特殊的组织。

十三行中的怡和行,更因其主人伍秉鉴而扬名天下。伍秉鉴是个商业奇才,在他经营怡和行时,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他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商,又懂得依靠西方商人的贸易发财致富。他的商行在当时同外商联系最为紧密,可以在东印度公司、散商和美商中左右逢源。

1801年,他从父亲手中继承了十三行中的怡和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外贸代理生涯。伍秉鉴走上十三行舞台时,行商的领袖,是潘振承创办的同文行。伍秉鉴不但让怡和行后来居上,取代潘氏成为行商总商,更让伍家的资产达到十三行顶峰,这自有其独到之处。
对于从事外贸代理业务的大清行商来说,全部的贸易机会都寄托在洋商身上,这里充满着激烈的行业竞争。而伍秉鉴首先做到的,就是“征服”了洋商。
伍秉鉴凭借广结善缘的做法,与许多洋商建立起私人的友谊――这种相互信任在无契约基础的贸易交往中所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西方人眼中,伍秉鉴“诚实、亲切、细心、慷慨”。一位欠了伍秉鉴7.2万银元的美国波士顿商人,因为经营不善无力还债,离家多年不能回国,伍秉鉴撕掉了借据,让他放心地回国。

其实,伍秉鉴在经营中是工于心计的。有记载说,他从存放在英商行号的百余万元期票中计算出的利息,与英商兑付时的数目不差分毫,这让当时的外商极为惊讶――这也是双方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础。外商们都把精明而大度的伍秉鉴看成最可靠的贸易对手,尽管伍家的怡和行收费较高,但仍乐意与他交易。
从1811年到1819年,伍秉鉴向濒临破产的行商放债达200余万银元,使多数资金薄弱的行商不得不依附于他。伍秉鉴就是这样在洋行中恩威并施,直到十三行没落,他一直担当行商领袖,即十三行公行的总商。

经营规模扩大以后,伍秉鉴不仅在国内拥有地产、茶园、店铺等,还大胆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甚至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使怡和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

清末广东的伍秉鉴被称为世界首富,他是如何聚集财富?

2. 清末广东的伍秉鉴被称为世界首富,他是如何聚集财富?

【历史上的今天:174年前的今天——1843年9月4日,清末世界首富伍秉鉴去世】
伍秉鉴(1769—1843年9月4日),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在1834年以前,伍家与英商和美商每年贸易额达数百万两白银,伍秉鉴还是东印度公司的“银行家”和最大债权人。正因为如此,伍秉鉴在当时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一些西方学者更称他是“天下第一大富翁”。

一位清朝时曾在广州十三行居住了20多年的美国商人亨特,在《广州番鬼录》一书中说:“伍浩官(伍秉鉴)究竟有多少钱,是大家常常辩论的题目。”“1834年,浩官对他的田产、房屋、店铺、银号及运往英美的货物等财产估计了一下,共约2600万元。”而在这个时期的美国,最富有的人资产也不过700万元。

一向重农抑商的清朝竟出了位“世界首富”,这位伍富翁是怎么赚到这么多的钱的呢?

17世纪后期,广州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口岸”。依托这个黄金口岸,手持官府赐予的垄断外贸权,加之自身的努力经营,广州十三行商人群体迅速崛起,与两淮盐商、晋陕商人一起,被后人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
所谓的“十三行”,实际只是一个统称,并非是13家,多时可达几十家,少时则只有4家。但由于它享有垄断清朝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凡是外商购买茶叶、丝绸等国货,或销售洋货进入内地,都必须经过这一特殊的组织。

十三行中的怡和行,更因其主人伍秉鉴而扬名天下。伍秉鉴是个商业奇才,在他经营怡和行时,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他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商,又懂得依靠西方商人的贸易发财致富。他的商行在当时同外商联系最为紧密,可以在东印度公司、散商和美商中左右逢源。

1801年,他从父亲手中继承了十三行中的怡和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外贸代理生涯。伍秉鉴走上十三行舞台时,行商的领袖,是潘振承创办的同文行。伍秉鉴不但让怡和行后来居上,取代潘氏成为行商总商,更让伍家的资产达到十三行顶峰,这自有其独到之处。
对于从事外贸代理业务的大清行商来说,全部的贸易机会都寄托在洋商身上,这里充满着激烈的行业竞争。而伍秉鉴首先做到的,就是“征服”了洋商。
伍秉鉴凭借广结善缘的做法,与许多洋商建立起私人的友谊——这种相互信任在无契约基础的贸易交往中所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西方人眼中,伍秉鉴“诚实、亲切、细心、慷慨”。一位欠了伍秉鉴7.2万银元的美国波士顿商人,因为经营不善无力还债,离家多年不能回国,伍秉鉴撕掉了借据,让他放心地回国。

其实,伍秉鉴在经营中是工于心计的。有记载说,他从存放在英商行号的百余万元期票中计算出的利息,与英商兑付时的数目不差分毫,这让当时的外商极为惊讶——这也是双方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础。外商们都把精明而大度的伍秉鉴看成最可靠的贸易对手,尽管伍家的怡和行收费较高,但仍乐意与他交易。
从1811年到1819年,伍秉鉴向濒临破产的行商放债达200余万银元,使多数资金薄弱的行商不得不依附于他。伍秉鉴就是这样在洋行中恩威并施,直到十三行没落,他一直担当行商领袖,即十三行公行的总商。

经营规模扩大以后,伍秉鉴不仅在国内拥有地产、茶园、店铺等,还大胆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甚至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使怡和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

3. 晚清首富伍秉鉴,加盟外商眼光独到,为何后世争议颇多?

晚清首富伍秉鉴,加盟外商眼光独到,为什么后世却对他争议颇多?
提起伍秉鉴这个名字知道的朋友肯定不多,他是晚清时期广州船行的"老大"手下有13家船行,当时英法等国在广州沿海靠岸并和国人做生意,尤其是英国人对茶叶和瓷器十分的感兴趣,伍秉鉴用出色的商业嗅觉意识到这是发大财的机会!
他花费巨资打造了几十艘的大型商船,用次等的茶叶当作瓷器中间填充物,好的茶叶盖上自己商行的"戳"到了欧洲等国时,次等茶叶在进行包装一下,卖的就和好茶叶价格一样,好的茶叶和瓷器打包出售,这样一来赚取的利润是非常大的!好几次伍秉鉴的商船在海上沉没,这要是一般的商行早就倒闭了,对于伍秉鉴来说却只是"九牛一毛"。
伍秉鉴经常和一些国外商人探讨做生意的学问,他从外商那里学习了很多西方的经商理念。对自己生意的帮助是巨大的,而且伍秉鉴非常慷慨,只要是认识的外商有困难了,自己都会拿钱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大家以为伍秉鉴是钱多了吗?其实他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外商回国能多说自己好话,间接的打响自己的知名度。
有很多外商没有钱还给伍秉鉴了,伍秉鉴通过这些年学到的知识,通过"入股"这个方法加盟了不少外商的事业当中,其中有个美国船老板回去以后居然当上了美国首富!可以说伍秉鉴在国外的知名度要比国内高。这也是一个出色的商人应该具备的眼光和部署,但随着《鸦片战争》的到来,伍秉鉴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
当时的清政府闭关锁国,外国人通过鸦片这个毒害人心的东西希望大桶贸易路线,他们的第一站就是在广东沿岸,按说伍秉鉴和外国人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对这个东西肯定会熟悉的,有人认为伍秉鉴在当时只是一个贩卖茶叶和瓷器的商人,没有实际的操纵权来决定什么东西。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伍秉鉴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大家不要沾染鸦片,可能没什么人会听他的,但他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毕竟伍秉鉴是掌管几万人的大老板。
在当时伍秉鉴的总资产达到了2800万两白银,折合清朝政府10个月的赋税,他主动捐出1600万两白银给政府,最终还没保住自己的商行,在一次诡异的大火中,伍秉鉴的所有资产全部烧毁,商船也被清政府全部征用,半年后伍秉鉴病逝。

晚清首富伍秉鉴,加盟外商眼光独到,为何后世争议颇多?

4. 清朝商人伍秉鉴为什么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林小静
伍秉鉴是世界首富的说法来源于1834年的《华尔街时报》,文章称伍秉鉴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估计资产达2600万银元,相当于今天的50亿元人民币,几乎等于当时清政府全年收入的一半。2001年,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评选出过去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名单上有六个中国人的名字: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其中,伍秉鉴是唯一不以权势而能拥有倾国之富的商人,被认为是19世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画像曾经长期被悬挂在英资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厅,《华尔街日报》评价他说:“出生于1769年的清朝行商伍秉鉴,继承父业与外商从事买卖,又进一步贷款给外商并以此获得巨额财富。”美国学者马士也评价说:“在当时,伍氏的资产是一笔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
(伍秉鉴)
那么,伍秉鉴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能够被誉为当时的世界首富呢?伍秉鉴(1769—1843年),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生于广州。1801年,他从父亲手中继承了十三行中的怡和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外贸代理生涯。伍秉鉴的发迹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离不开关系,。乾隆中叶之后,清朝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史称”一口通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洋行行业的公行组织正式批准成立,“官商”改为“公行”,洋行制度宣告设立。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也叫官商,是由官方指定商人充当对外贸易的经纪人,刚开始时只有十三家有垄断经营权,成为中西贸易、交流的中心。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催生了广州十三行商人群体的迅速崛起,他们与两淮盐商、晋陕商人一起,被后人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广州的十三行当时在西方享誉盛名,西方人称它是世界的“华尔街”,1850年广州在世界城市经济十强中排名第四,1875年仍名列第七,可以说其富可敌国。
(伍秉鉴私家花园)
伍家正是十三行行商中的一员,伍秉鉴的父亲曾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多有来往,并在其扶植之下创办了怡和行。伍秉鉴接任前,怡和行的贸易额在行商中列第三位,其时排名首位的是潘振承创办的同文行。他接任后不但让怡和行后来居上,取代潘氏成为行商总商,1813年怡和行贸易额已经跃居行商之首,伍家因此成为广州行商的领头人。伍秉鉴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主要原因在于他在处理同外国人和清政府、其他行商的关系中游刃有余,三面都能讨好。英商称他为“行商中最精明的人”,而美商则把他看作是最可靠的人,当时流传这么一个故事,奠定了伍秉鉴在美国人中的良好声誉:据说一位欠了伍秉鉴7.2万银元的美国波士顿商人,因为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债务,欠款在身,离家多年却不能回国,伍秉鉴撕掉了借据,让他放心地回国。外商们都把精明而大度的伍秉鉴看成最可靠的贸易对手,尽管伍家的怡和行收费较高,但仍乐意与他交易。
(广州十三行)
伍秉鉴也非常注重搞好和其他行商的关系,虽然是竞争对手,但他却秉持“利益均沾”的原则,1811年,伍秉鉴担任英国公司羽纱销售代理人,事后却将利润按比例分给全体行商。层有一位行商黎光远因经营不力破产,按当时朝廷的规定,要被充军伊犁,伍家便筹款捐助他在流放地的生活。从1811年到1819年,伍秉鉴向濒临破产的行商放债达200余万银元,使多数资金薄弱的行商不得不依附于他。伍秉鉴在行商群体中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他被推举担任十三行公行的总商。
在”一口通商”时期,伍秉鉴能够广州十三行行商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离不开清政府的扶植,他先后利用贿赂、捐赠等各种手段与官府建立密切关系,伍家几代人都有官衔与封荫。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廷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于是下令广州行商归还条约规定的外商债务300万两白银,伍家又独担100万两,行商公认缴134万两,其他行商摊派66万两。不过也正是《南京条约》的签订,广州“一口通商”的优势已不在,广州十三行优势全无,行商随之日益衰落,有的走向破产,伍秉鉴也不例外。可以说伍秉鉴的成功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下的产物,而一旦清朝的这一政策被打破,他所取得的荣誉也一并消亡。
参考文献:
小广:《19世纪世界首富伍秉鉴》,《黄金时代》,2006年第06期。
贺痴:《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鉴的财富人生》,中国致公出版社,2010年10月。
编辑:施祺

5. 伍秉鉴为什么会成为古代世界第一首富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
17世纪后期,康熙皇帝暂时放宽了海禁政策,来华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于是,广东地方政府于1686年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从此,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广州十三行”诞生了(“广州十三行”实际只是一个统称,并非是13家,多时可达几十家,少时则只有4家)。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朝下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促使广州十三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从而给行商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十三行中的怡和行,更因其主人伍秉鉴而扬名天下。伍秉鉴是个商业奇才,在他经营怡和行时,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他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商,又懂得依靠西方商人的贸易发财致富。他的商行在当时同外商联系最为紧密,可以在东-印-度公司、散商和美-商中左右逢源。
在1834年以前,伍家与英-商和美-商每年贸易额达数百万两白银,伍秉鉴还是东-印-度公司的“银行家”和最大债权人。正因为如此,伍秉鉴在当时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一些西方学者更称他是“天下第一大富翁”。

伍秉鉴为什么会成为古代世界第一首富

6. 清朝首富伍秉鉴为救广州城而散尽家财,为什么最后落得身死?

2001年,去世一百多年的伍秉鉴,跻身于世界富豪榜前50名,这个榜单是美国《华尔街日报》经过认真统计,才颁布出来的,在这些人中,中国人占了6个,但只有伍秉鉴纯粹是商人身份。也就是说他的钱都是经商所得,因此他比另外几人更受人关注。说起中国富可敌国之人,人们一定会想到和珅、胡雪岩等人。

伍秉鉴作为商人,其拥有的财富,绝不少于这些人。那么,伍秉鉴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伍秉鉴生于乾隆三十四年,家中几代都以经营茶叶生意为生。其实,伍秉鉴的祖上是福建人,最早以种茶为生,到康熙年间迁至广州,开始经营茶叶生意,到伍秉鉴父亲伍国莹时,他先在广州首富家中做账房,后来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后参与经营元顺商行。乾隆五十七年,伍国莹由于精力不济,将商行交给长子伍秉钧打理。
经过伍秉钧的努力,最终创办了独立的商行——怡和商行。1801年,35岁的伍秉钧重病而逝,身为弟弟的伍秉鉴接手了怡和商行。早在康熙在位的时候,列强为了贸易,便一直想要打开中国的经商口岸。但清政府自视是上邦大国,不屑于与外邦往来。再加上他们认为对列强打开国门,会损害他们的统治权,因此到乾隆在位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经过列强数度沟通,乾隆才松口,同意开放广州通商口岸。当然,面对源源不断来华贸易的列强,清政府也做了一些措施,比如招募有实力有口碑的行商,与洋人进行贸易,并替政府征缴关税等。由于伍秉鉴经商守诚信,且经营业务繁多,他不仅积累了不少资本,还是地方商会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所以他不仅成为政府招募的13家商行之一,还在大家的推举下,成为行商之首。
这就意味着,这些商行享有和洋人贸易的合法权,并且无疑给他们创造了极大的商机。茶叶、丝绸、瓷器等,凡是列强热衷的,无不得从他们手中购买,当然外商运过来的物品也由他们消化掉。这样一来,他们倒手之间,利润都极为可观。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这些行商中就涌现出了不少商贾巨富。

善于经营和开拓的伍秉鉴,正是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攫取了可观的资金。有一次,一个叫阿斯特的美国人听说伍秉鉴为人豪爽,于是向他表明,自己资金不足,希望能向他赊购7万多元的茶叶、丝绸等。并写下借据,约定下次来中国时偿清债务。伍秉鉴一向和西洋商人有经济往来,因此知道阿斯特是个不太走运的商人。不过出于怜悯之心,他答应了阿斯特的请求。
结果,阿斯特载满货物的商船在返回美国的时候,遭遇了大风浪,船与货物都沉到了海底。阿斯特侥幸捡回一条命,他没有逃回美国,而是又回到了广州,将实情告诉伍秉鉴。并表示他没有还清钱之前,绝不离开广州。伍秉鉴拿出7万多的借据,对阿斯特说,你不过是时运不济罢了。说完,伍秉鉴就将借据撕掉,又赠给阿斯特一笔路费,表示他愿意回美国,并不是不能。
阿斯特感激万分,后来几经拼搏最终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他为了感谢伍秉鉴的慷慨,特意用伍秉鉴的名字作为商船的名字。同时他还将伍秉鉴的画像挂在家中,时常对朋友说起伍秉鉴的事迹。其实,这样的故事很多。所以伍秉鉴在洋人中名声很大,声誉也很好。
由于洋人多喜欢和伍秉鉴贸易往来,伍秉鉴的业务逐渐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在茶叶、丝绸等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他还投资地产、店铺及国外的铁路及证券和保险等投资性业务。到鸦片战争前夕,据不完全统计,伍秉鉴的财富已经达到2600万银元,因此伍秉鉴被洋人认定是 “世界第一首富”。

当时,洋人想到中国来进行贸易,必须找一位保人。伍秉鉴出于生意需要,为不少洋人做过担保。可是,洋人贪婪无比,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不断在货物中夹带鸦片。久而久之,鸦片让国人深受其害。一些有识之人为此极为愤怒,而伍秉鉴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汉奸”角色,这自然让他在国人中的名声不好。清政府也感觉到鸦片之害,在林则徐等人的强烈主张下,一场禁烟运动随之展开。
另一方面,洋人又不愿意停止向清朝输送鸦片。伍秉鉴夹在中间,他既不敢得罪官员,又不愿意失去多年的经济伙伴。因此,他只能努力平衡两边的关系,希望不要爆发战争。林则徐作为清政府派到广州的钦差大臣,他先明察暗访,得知伍秉鉴与列强往来最密。而伍秉鉴由于劝说洋人无效,只得出资从洋人手中购得1037箱鸦片上交给林则徐,希望能平息此事。
然而林则徐却认定伍秉鉴与洋商串通一气,故意拿这点鸦片欺瞒官府。一气之下,将伍秉鉴捆绑审讯,之后又将他锁住到洋人处,声称洋人若不交出鸦片,必以伍秉鉴是问。结果,洋人并不在意伍秉鉴的生死。几天后,并没有什么洋人交出鸦片。林则徐也明白,在洋人眼里,伍秉鉴不过是他们可以利用的棋子,所以就释放了伍秉鉴。但这毕竟让伍秉鉴丢尽了颜面,使他在商行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鸦片战争爆发后,伍秉鉴见和平解决鸦片问题彻底无望,于是拿出巨资帮助修建城墙,购买战船等。但是清军胆怯,根本不敢和洋人作战,最终以赔款600万的代价结束了这场战争。由于清政府早已千疮百孔,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于是摊派到各商行的头上,光是伍秉鉴就应承了100多万。然而,出了钱的伍秉鉴,依然得不到清政府和百姓的欢喜。大家认定他是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对他诟病不断。
尽管伍秉鉴后来又数次向清政府捐出巨资,然而依然没有缓解大家对他的仇恨。最后,74岁的伍秉鉴在万念俱灰中溘然长逝,结束了他传奇却又卑微的一生。伍秉鉴去世不久,清政府在列强的逼迫下,开放了厦门、福州、宁波等地的经商口岸。再加上清政府不断的压榨,最终辉煌一时的广州商行逐渐没落,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参考史料:《晚清首富伍秉鉴》)

7. 晚清富商伍秉鉴当时人称“首富”,为何他的结局非常惨?

到了乾隆时期,朝廷开放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同意我国商户同列强进行买卖。伍秉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世界首富,他拥有的资产高达几千万银元。他抓住机会,把自家的茶叶、丝绸还有瓷器等同洋人交换,又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到鸦片战争前夕,伍秉鉴的财富达到2600万银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首富。但世事难料,由于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得政府加紧对他资产的征收,使得伍秉鉴的资产越来越少,最终一场大火,把伍秉鉴的一切都烧为灰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世界首富就这样消失了。
 
因为伍秉鉴诚实守信,洋人更喜欢同他做交易。伍秉鉴在不断的交易过程中,不断的为洋人做担保,导致后来列强偷运鸦片进广州被发现时,伍秉鉴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汉奸”。伍秉鉴深知自己既不能得罪朝廷,又不能失去洋人这一大交易伙伴,所以伍秉鉴很是为难。

鸦片战争后,清朝落败,签订《南京条约》。条约中需要清政府支付赔款,但此时的清政府已经被鸦片弄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所以清政府只能向伍秉鉴借钱。虽说伍秉鉴给了清政府一大笔钱,但当时都世人都觉得要不是伍秉鉴帮助洋人运鸦片,就不会爆发鸦片战争。伍秉鉴在世人的辱骂和清政府的压迫下,不堪重负,于鸦片战争后第二年去世。

伍秉鉴死后,他所在的商行开始没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存在100多年的商馆化为灰烬。仔细想想,是因为伍秉鉴的原因才使鸦片战争爆发吗?答案很显然不是。之所以鸦片战争爆发,是因为清政府的懦弱,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小农经济的缺陷。

晚清富商伍秉鉴当时人称“首富”,为何他的结局非常惨?

8. 清朝“首富”的伍秉鉴,其财产为何最终化为乌有?

漫漫历史长河,留给后人的,除了丰富的精神文明,还有时刻让人警醒的事实,就像是今天给大家说的这位。有时候,个人的荣辱兴衰和身处的国家是紧密相连的,若是国家出了问题,最终为此承担后果的,是这个国家的每一位公民。
在17世纪后期,康熙皇帝暂时放宽了海禁政策,来华从事贸易的商人逐渐增多,于是广东地方政府于1686年招募了13家行商,指定他们与外国人做生意同时代海关进行关税征收,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广州十三行”诞生了。
在“广东十三行”逐渐与外国人进行商贸交易的过程中,其财富不断积累,据记载,当1822年广东十三行街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时,竟有价值4000万两白银的财物化为乌有,甚至出现了“洋银熔入水沟,长至一二里”的奇观。如此惊人的财富聚集量,涌现了当时的一批“巨富”,其中伍秉鉴以巨额的财富成为当时的首富,名扬天下。
伍秉鉴最初是接手了其父亲的外贸生意,再加上他超前的经营理念,同欧美各国的客户建立了重要联系,其财富在当时实现了快速崛起,当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有时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向伍秉鉴借贷,使得他成为了当时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后来伍秉鉴在1834年,清点自己的财产时,估算财产达到了2600银元,成为当时外国人眼中的“世界首富”。
然而遗憾的是,到了清朝末年,国力衰微,社会动荡,倾巢之下,安有完卵?鸦片战争爆发后,因为与英国鸦片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伍秉鉴不得不向朝廷缴纳巨额的金额来保全自己,然而这并不能挽救他的事业。
伍秉鉴死后,“广东十三行”开始逐渐走向没落,许多行商在清政府的压榨下纷纷破产,属于清代商贸的传奇谢幕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