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生平简介

2024-05-14

1. 潘天寿生平简介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1970年8月,因得不到及时、认真的治疗,出现严重血尿。1971年9月5日,天明前潘天寿逝世。



扩展资料
潘天寿为人温厚笃实,正直勤奋,人品高尚。艺术上擅长写意,亦善作指墨画。所绘花鸟、山水,格调清高,骨力雄强,独步近代画坛。主要作品有《雁荡山花》、《雄视》、《苍茫暮色》、《映日荷花别样红》等。
理论著作除《中国绘画史》外,尚有《听天阁诗存》、《听天阁画谈随笔》、《中国书法史》、《治印谈丛》、《无谓斋谈屑》、《顾恺之》等。1977年昭雪平反后,其书画诗文相继出版,并在杭州建潘天寿纪念馆,在宁海修复潘天寿故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当代国画大师潘天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潘天寿

潘天寿生平简介

2. 潘天寿的人物评价

人民网评:潘天寿的画让人感到震动;一个洋溢着生活的情采和趣味,一个勃发着精神的张力和豪气。前者以自然流露为上,后者以刻意经营为工。他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认为中外美术的混交,可以促进美术的灿烂发展,但他自己的创作却毕生坚持从传统自身求出新,不伸手向外来因素借鉴。他在风格上和吴、齐、黄的差异,并无超出传统材料工具、表现方式和审美趣味这个统一的大圈。因此,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凤凰网评:“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

3. 潘天寿的介绍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1、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2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潘天寿的介绍

4. 潘天寿纪念馆的纪念人物

潘天寿(1898--1971),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写意花鸟和山水,溶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特的风格。

5. 潘心元的人物生平

1924年底,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协助夏明翰建立浏阳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1926年10月,主持召开中共浏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中共浏阳县委,任书记。 1927年2月,组织农民武装,建立浏阳工农义勇队,任党代表。1927年四五月出席在武汉召开的党的五大,支持毛泽东等提出的武装工农的主张。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详叛变革命,发动“马日事变”。潘心元率领近万名浏阳农军参加围攻长沙的斗争。 1928年,任湘东特委副书记,带领游击队支持彭德怀等领导的平江起义。同年冬,任湖南省委委员、农民部部长。 1929年任中央巡视员,1930年2月当选为红四、五、六军总前委常委,曾任红三军代理政委、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参加了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之战。 1930年9月,由周恩来安排,潘心元赴浙南地区巡视党务工作和军事工作,同时任浙南红十三军政委。1930年12月,因叛徒出卖,在浙江省玉环县被捕,英勇不屈,壮烈牺牲,年仅27岁。

潘心元的人物生平

6. 潘田的人物生平

潘田原名方明昌,又名方焜,1921年12月生于南京市,1928 年至1940年7月在南京市读小学、中学,其间1938年至1939年在上海市读高中。中学时期正值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耳闻目睹南京大屠杀,几十万平民百姓死于日军刀枪之下,激起抗日救国的决心。1940年8月考入中央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41年参加革命,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任南京地下党大学支部书记,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44年大学毕业,参加新四军,曾任军报记者,转战敌后,进行抗日斗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兵站部科长,担任战时交通保障工作。1948年调入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任支队(师级)总工程师。1950 年抗美援朝任志愿军铁道兵团第三师总工程师、副师长。1953年至1963年任铁道兵学校、学院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副院长。1963 年6月至1983年1月任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兼总工程师(正军级)。1983年后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篇军事工程副主编。1987年离休。潘田担任铁道兵技术院校领导和铁道兵司令部总工程师长达30余年,他努力贯彻中央关于“铁道兵是我军的技术兵种”、“铁道兵是工程部队性质”的建军方针,对铁道兵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了大量工作。他力主建立健全和恢复技术管理和科研机构;重视规章制度建设,修订和颁发了各项技术管理办法和规定;大力推行搞好工程质量的措施,提高工程质量;为交流施工经验提高部队技术素质,创办《铁道兵技术通讯》;重视科学研究,积极推广新技术,立项研制平战结合的抢修器材;主持制定并实施“铁道兵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决策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他把毕生心血献给了祖国铁路建设事业。潘田作风正派,顾全大局,严以律己,平易近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兢兢业业,有民主作风,能团结同志,深受广大技术干部、指战员的信赖与赞扬。1956年4月,潘田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并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他是中国共产党第12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铁道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7. 潘石的人物生平

1969年8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70-1976年在吉林大学革命委员会和经济系办公室任秘书,1976年12月至今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工作;1982年12月,晋升为讲师,1987年、1990年分别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现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私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吉林省工商联执委;长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吉林省政治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长春市政协第八、九届委员会委员;被聘为河南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兼职教授。

潘石的人物生平

8. 潘佑的人物生平

潘佑[公元?年至九七五年前不久],本幽州人,徙居金陵。生年不详,约卒于宋太祖开宝八年以前不久,年三十六岁。少介僻,杜门读书,不交人事。及长,善于论议,尤喜老、庄家言。貌甚陋。韩熙载、徐铉荐于李景,授秘书省正字,值崇文馆。李煜嗣位,为虞部官员外,史馆修撰,知制诰,中书舍人。尝建议复井田,依周礼置牛籍。事行,百姓大反对,未几即罢。煜初甚重之,时呼以潘卿。因累疏极论时政,词激触怒,遣使收之。遂自杀。佑著有《荣阳集》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