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有哪些

2024-04-29

1. 宏观政策有哪些

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有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会计制度改革。金融政策:货币发行量、信贷规模会影响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投资的预期收益。财税政策: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投资项目的选择等。价格政策:影响资金的投向和投资的回收期及预期收益。

宏观政策有哪些

2. 宏观政策有哪些

法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3.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什么

我国12月的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日后一年的宏观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偏向扩张性的,是为了促进经济适度增长。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偏向紧缩性的,是为了抑制物价上涨。
这符合我国目前既需要促进经济发展,而通货膨胀压力又比较大的经济现状。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什么

4. 国家有什么宏观调控政策

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手段很多。概括起来有:
1、政治手段,这个比较隐晦,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2、经济政策,通过一个时期的行业和产业发展政策调整,导向性明显,作用较慢;
3、金融手段,通过增加和减少货币流通量和利率调整,作用较直接;
4、财政手段,通过政府支付和转移支付,达到扩张和收缩的目的;
5、法律手段,通过法律上的调整,以控制社会财富的积聚和转移。

5. 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执行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影响消费需求和筹资成本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运行非常复杂。对于许多经理来说,经济波动似乎既难于理解,又不可预测。倘若希望成功地预测政策变化(例如利率的上升)对业务的影响,经理就需要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其次,经理不但需要搞清楚为何政府调节利率和税率,而且需要搞清楚为何政府变更政府的消费水平。再次,经理必须澄清消费需求和经济发展如何对政府干预做出反馈。总之,如果忽视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经理就会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时表现得束手无策。
假如把经济比作一个水桶,桶中的水代
表经济运行的水平,经理就可以理解经济运行的本质。在水稳定的时候,经济运行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在水上升过快并且超过水桶上边的时候,经济运行处于通货膨胀之中——经济发展过热,成本与物价上升过快,国际收支恶化(相对于国内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对外存在着过度的需求)。在水位下降过于迅速的时候,经济运行处于经济萧条——工人大量失业以及许多企业破产(相对于供给,需求过小)。尽管这个例子简单地叙述了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但是其中心意思非常清楚:妥善制定宏观政策的关键在于保证经济在充分就业、没有通货膨胀
 (I),政府消费(G)和出口收入(X)。经济运行中的储蓄、税收和进口趋于降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储蓄、税收和进口将会减少经济运行中的收入水平,从而降低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例如,如果家庭的储蓄增加,居民消费就会减少。居民消费的减少不仅会引起零售银行业零售额的下降,而且会减少工厂的订单。反之,投资、政府消费和出口销售会通过增加国内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新办公大楼的投资会增加建筑行业的订单与就业水平,最终促进人们在商店中的消费。因此,我们可以说水桶的水平将会随着水的流入和流出发生变化。同理,特定时间的经济运行也受经济要素流入和流出的制约。它的运作模式大致如下:
    ●如果投资(I)+政府支出(G)+出口(X)等于储蓄(S)+政府税收(T)+进口(M),国民经济运行就会平稳。
    ●如果投资(I)+政府支出(G)+出口(X)大于储蓄(S)+政府税收(T)+进口(M),国民经济就会发展。
    ●如果投资(I)+政府支出(G)+出口(X)小于储蓄(s)+政府税收(T)+进口(M),国民经济就会萎缩。
    这种分析有助于经理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1945年以来,西方各国政府,特别是英国和美国政府,趋于主动采取措施,保持经济的稳定。如果经济开始衰退,政府就要减少经济要素的流出,增加经济要素的流入。例如,在执行货币政策的时候,中央银行降低利率,一方面抑制储蓄,另一方面鼓励投资。在执行财政政策的时候,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税赋,提高自己的消费,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标。如果经济过热引发了通货膨胀,政府就要采取相反的措施加以治理。
九、政府与企业
    近年来,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受到了质问,因此,一些国家开始通过市场的力量恢复充分就业的生产水平。为了彻底清除那些阻碍市场经济运行的阻力,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削减工会的力量、取消政府的管制、降低税率。因此,这种政策被普遍称为供应学派的宏观经济政策。尽管如此,经济批评家们还是对把公共消费和税收作为调节经济要素流入流出的办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有时不合时宜的经济干预政策对经济运行产生了副作用;有时政府为了拉选票通过高消费启动经济运行造成了攀升的通货膨胀。
    将来,欧共体成员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会受到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的制约。欧洲汇率机制(ERM)是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欧洲货币单位(ECU)把欧共体各国的货币连在一起。因为利率必须为汇率服务,所以欧洲汇率机制就可以限制各成员国单独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如果不能对外贬值本国货币,成员国仅能通过统一本国与其它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来保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反之,欧洲汇率机制需要欧共体各成员国加紧在税收和政府消费方面的合作,从而进一步降低各国单独实行紧缩政策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随着欧共体成员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下降,欧共体主要的政治组织机构(欧洲议会和部长理事会)和欧洲民间服务组织(欧洲委员会)宏观调控经济的能力随之上升。在欧洲范围内,不仅宏观经济调控日臻成熟,而且产业政策也开始影响企业的经营。

  鹏哥。。满意的话采纳吧..

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

6. 宏观政策是指什么

是指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所谓的宏观调控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政府调节市场的主要手段。


宏观政策 宏观调控,
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的调节与控制。由此扩展开来,通常把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也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
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

宏观经济政策概念  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识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事业范畴为4%。
  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件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下。
  经济增长: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
  国际收支水平: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外目标的矛盾。 [编辑本段]如何正确认识宏观经济形势  一、判断宏观经济形势,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还要看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要全面地看,不能片面地看,防止出现以偏概全; 
  二、判断经济形势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条件和基础上,要看到多年来特别是过去四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不能静止地看; 
  三、判断经济形势,不能只看增速,还要看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民生等方面的改善情况。要从综合的视角看,不能孤立地看。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望采纳哦。

7. 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

首先,加大对民生的投资力度。导致目前中国居民低消费倾向的主要根源是住房、教育和医疗。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财政支出中对经济建设投资占的比重较高,对关系民生的社会公共支出较少。此外,由于住房、教育、医疗方面改革的不到位,造成了中国居民消费预期差,被迫储蓄,消费难以启动。因此,明年的财政政策将重点解决居民的低消费问题,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加快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等投资,减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既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长期增长。

    其次,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经济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发展以及产业技术进步。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增加节能减排投入力度,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健全煤炭等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发展可再生能源。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第三,积极减税,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纺织服装、高科技、农产品(12.15,0.17,1.42%,吧)加工等行业退税力度,对个别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大力支持出口增长;适时推出对居民的减税政策,比如彻底停征储蓄存款利息税。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力度,从财政角度保障居民的购买力。

    二、货币政策:

    从紧缩向适度宽松转变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两大政策工具,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情况下,国家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而言,实际上是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具体的实施手段上,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加大对重点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三农、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等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其次,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再次,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为防止经济出现倒退,央行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而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最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后者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合理需求。

    最后,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促进经济转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对所有行业和企业一视同仁,而是会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以此来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结构向政策预期方向转变。货币政策将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利率、窗口指导、信贷政策指引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通过政策引导或者直接干预,以较市场金融更为优惠的条件将资金投向战略领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同时严格对“两高一资”等政策限制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投放。

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

8. 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 policy)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调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弥补市场失效、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其它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体制的根本转轨尚未完全实现,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强烈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目前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所在。
政策定义
1、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从西方国家战后的实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2、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如下作用。
3、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运用其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各种宏观经济变量而制定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4、严格地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除此以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属于微观调控,所采取的政策都是微观经济政策。
5、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式上分为生产资料(机器、原料、材料和燃料等)和消费资料(食物、衣服、住房、日用品等)。
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IS—LM模型。该模型说明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并且指出了模型中的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变动会对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产生何种影响。该模型是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工具。
在LM曲线的不同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不同。LM曲线可以呈现水平、递增和垂直三种形式。据此,可以把LM曲线划分为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主义区域。如图1所示。
图1中,在凯恩斯区域,IS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最大,而LM变动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因而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在古典主义区域,IS变动只影响利息率,不影响均衡国民收入,而LM变动则对国民收入产生最大影响,因而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在中间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影响均衡国民收入和利息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