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文化发展实施方案

2024-05-15

1. 乡贤文化发展实施方案

      【2017乡贤文化发展实施方案1】        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在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新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为进一步凝聚乡贤力量,弘扬乡贤精神,充分发挥“新乡贤”在农村社会中的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促进发展等重要作用,现结合实际制定培育发展乡贤文化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运用本地丰厚的乡贤文化资源,着力做好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乡贤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好家园。
        二、具体目标
        (一)凝聚社会发展新力量。农村优秀基层干部、优秀企业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动人物等先进典型,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和引领者。培育乡贤文化,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乡贤、重视乡贤的浓厚氛围,能够进一步发挥乡贤人士的反哺作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二)培育精神文明新风尚。乡贤人士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对身边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强,弘扬乡贤文化,有助于培育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引领新气象。
        (三)树立道德领域新标杆。乡贤文化蕴含积极的奉献精神、创业精神、感恩精神等,对于乡村道德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农村道德领域的学习新标杆。
        三、主要内容
        (一)评乡贤
        1.评选对象。籍贯属本村(社区)或现居住、就业于本村(社区)的村(居)民。
        2.评选标准:
        (1)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人正派、处事公正、群众公认。
        (2)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动人物等,能以自身的言行和优秀品质垂范乡里,在当地民众中口碑好,认同度高。
        (3)在各自行业和领域表现突出,热心公益事业,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积极为家乡办实事、办好事。
        (4)在外经商办企业、从政、求学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反哺家乡,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人士。
        3.评选方式。以院坝会、村民小组会、党员代表会等形式,充分发动村民参与,通过本人自荐、领导推荐、村民公选等方式充分挖掘身边的“新乡贤”。
        (二)学乡贤
        1.设置乡贤榜。各村(社),根据地理位置、人员分布情况,在中心区域显著位置设置“乡贤榜”,表现形式庄重、醒目、规范。
        2.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梦想课堂、梦想沙龙、道德讲堂、身边好人微访谈、乡贤故事会、善行义举榜等群众性活动载体,学习宣传乡贤的典型事迹。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村民向乡贤学习,营造争当乡贤的良好氛围。
        (三)用乡贤
        1.建立乡贤库。建立乡贤人才数据库,将辖区内评选出的乡贤登记造册,初次登记表请于12月20日前交党政办,后期陆续及时更新。
        2.组建乡贤团。根据乡贤自身所长成立各种乡贤团,如乡贤艺术团、乡贤劝和团、乡贤智囊团、乡贤宣讲团、乡贤创业团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用好“乡贤人”。充分利用乡贤团的'不同特长,在村(社区)化解矛盾、经济发展、文明传播、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作用,让乡贤成为基层工作的左膀右臂,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乡贤是一方的人力资源与宝贵财富,也是左右地方发展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承载地方文化习俗的重要依靠力量。各村(社区)要把乡贤工作作为落实宣传思想文化“基层工作加强年”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细划任务,常抓不懈。
        (二)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各村(社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宣传,深入发动,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落到实处,让乡间多些乡贤,让乡贤多回家乡。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宣传培育乡贤文化的目的和意义、先进典型和好经验、好做法,在全镇营造人人学乡贤、颂乡贤、争当乡贤的良好氛围。
        【2017乡贤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        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有助于积极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根据中共黄骅市委《关于开展“弘扬‘五个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旧城镇关于弘扬乡贤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先进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探索、总结提炼具有旧城特色的乡贤文化及其表现方式,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丽乡村。
        二、工作目标
        (一)凝聚美丽乡村建设新力量。农村优秀基层干部、优秀企业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引领者。开展弘扬乡贤文化活动,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乡贤、重视乡贤的浓厚氛围,能够进一步激发乡贤文化的战斗力,凝聚乡贤主体的优秀资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二)形成人人讲奉献、思奋进的新风尚。乡贤文化成长于乡间,对身边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强,弘扬乡贤文化,有助于引领基层社会精神文化建设。
        (三)树立道德学习新标杆。乡贤文化蕴含积极的奉献精神、创业精神、感恩精神,对于农村道德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农村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学习新标杆。
        三、主要内容
        (一)开展“评乡贤”活动。在全镇40个行政村广泛开展“评乡贤”活动,通过群众推荐、投票评选,公开表彰等,树立乡贤典范。
        (二)开展“学乡贤”活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绘制文化墙、建“善行功德榜”、制作宣传片、开展学乡贤演讲等活动,在全镇掀起学习热潮。
        (三)开展“做乡贤”活动。开展乡贤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机关活动,让更多从农村走出去的乡贤游子回乡建设家乡,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四、几点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弘扬乡贤文化,能够形成人人学乡贤,争当乡贤的良好氛围,对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新农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一定要常抓不懈,狠抓落实。
        二是广泛发动,精心组织。要结合我镇实际,广泛宣传,深入发动,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落到实处,让乡间多些乡贤,让乡贤多回家乡。
        三是加强协调,形成氛围。要确保活动落到实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人人学乡贤、重乡贤,争当乡贤的良好氛围。

乡贤文化发展实施方案

2. 云浮旅港乡贤

云浮,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广东最早人类活动的地区,也是广东最年轻的地级市,是著名的石都、禅都、六祖故里、龙母故里。在清末至民国期间,有不少云浮人因为各种原因而前往香港发展,当他们有了成就之后,都会情寄桑梓,以各种形式回馈云浮家乡,成为云浮旅港乡贤。那么,比较著名的云浮旅港乡贤都有谁?他们又有哪些值得一提的事迹呢?
                                          
 第一章:莫贵良
  
 莫贵良(1925——2013),今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夏洞村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会长及永远名誉会长、香港肇庆云浮各邑同乡总会永远名誉会长,曾任广东省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合会常委、广东省外商公会顾问名誉副会长、广东省海外联谊会理事、广东省侨联会顾问、广东社团总会名誉会董、云浮侨联会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名誉顾问、广东工专校友会名誉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理事、愉园体育会名誉会长、港九树胶塑胶鞋业商会会长、莫贵良降雪基金会名誉董事长。
  
 莫贵良青年求学穂市,毕业于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前身),1947年赴港定居,在港从商数十年,先后创办了钜昌行实业有限公司、加拿大莫氏投资有限公司等。1956年,莫贵良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春交会上,应邀签署胶鞋总经销合约,以钜昌行实业有限公司为总部经销国货,为国产轻工产品走向世界市场作出显著贡献。1964年,莫贵良获邀参加工商界回塘头参加东江供水典礼;1965年以后,莫贵良每年与夫人一起获邀参加春节酒会。
  
 莫贵良是香港云浮同乡总会创始人之一,他领头组织筹办、注册,使同乡会创会成功。之后,莫贵良连任三届会长,并被尊为创会会长。同时,莫贵良还领头组织香港肇庆云浮各邑同乡总会,并任永远名誉会长,为云浮、肇庆社团组织作出贡献。莫贵良对家乡感情深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与家乡密切联系,曾向县人民医院赠送一辆汽车。为扩大云浮知名度,莫贵良广泛发挥社交优势,多方邀请知名人士到云浮观光。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李冲曾邀请香港著名商人霍英东访问云浮,霍的访问,不但捐资兴建了英东体育馆,更有名人效应,为提高云浮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件事中,莫贵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同时,莫贵良还邀请当时省港澳各界知名人士到云浮观光,为宣传云浮起到了积极作用。
  
 莫贵良是较早为家乡兴学育才、捐资办学的旅港乡贤之一,在家乡先后捐建有莫贵良中学、富朝教学楼、月明教学大楼、安塘中心小学莫爱莲夫人教学楼,并捐出其祖屋莲苑大宅兴办莲苑幼儿园,还与夫人朱雪映捐建云浮中学雪映图书馆;这些捐建项目落成时,他还邀请省港澳知名人士参加庆典,为宣传云浮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莫贵良还为广东省及肇庆地区的建设慷慨捐资。
  
 第二章:黄来
  
 黄来,曾用名黄福来,1936年生,今云浮市云城区思劳镇云贡汉坑村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永远名誉主席、同乡总会董事会第六届副会长、第七届会长及第九届香港肇庆云浮各邑同乡总会主席,曾连任三届香港电气工程上回会长,后为永远会长及顾问,并为港九电业总会永远名誉会董。
  
 黄来出身贫苦家庭,只读了几年书,1947年赴港,他勤奋好学,且对机械与电器知识学有专长,为事业成就打下了基础。黄来从1948年开始从业维修马达、碾米机和小型变压器,1954年创办了永兴电器公司。黄来一边从业,一边晚上读夜校学英语,文化的充实,使他的事业不断发展。后来,后来看准塑胶玩具包装,就于1965年创办华达电机制造厂,研制了气动力真空成型机,这不仅是香港首创,而且比美国进口机优越,经过推介,销路十分兴畅。1976年,黄来转为从事电气工程业,再开办永兴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由于黄来在电器业上取得了骄人成绩,1987年他被推选为香港电气工程商会会长,他领导商会维护自身利益,为商会谋福利。当时,香港政府提出法例草案,从事电气工程必须考牌,黄来代表商会向港府建议,应分A、B、C三级,A级只是技术简单的电气工程,只要到工程商户证明有二年工作经验即可,而B、C二级则要严格考牌;港府接纳了黄来的建议。
  
 黄来于1990年加入香港云浮同乡总会,从第四届起被推选为副会长,他热心团结乡亲,乐于助人,和蔼可亲,处事得当,为发展会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深受拥戴。黄来情系梓里,热心支持家乡公益事业,为解决行路难,捐资修筑大坑至云初公路,为兴学育才,投资在家乡汉坑建成黄联小学,同时,还先后为兴建云浮中学联谊楼、云浮三中、云安中学、思劳中学蓝好楼及黄来综合楼、冲坑中学黄来教学楼、布贯小学、申浩小学、黄联敬老院、思劳冲坑卫生院、英东体育馆、肇庆体育馆、云安杜鹃花生态园等捐资多达五百多万元,还在云浮工业区投资二千多万元兴建升达气体制造有限公司。
  
 第三章:吴国洸
  
 吴国洸,1928年生,今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道城北西塘人,毕业于云浮中学,香港云浮同乡总会创会人之一,总会永远名誉会长,总会第一至第四届董事会主席,曾任云浮归国华侨联合会名誉会长、云浮海外联谊会名誉顾问。
  
 吴国洸于1948年赴港定居,在冯强胶厂工作,1952年胶厂停产,吴国洸加入皇家香港警队,警衔升至警署警长。1975年,吴国洸退休后,即想尽办法与家乡取得联系,为乡亲传讯息,服务乡亲。吴国洸是香港云浮同乡总会创会人之一,他在居港乡亲程振球、莫贵良的晓谕下,广泛联络乡亲,以多种形式组织活动,不辞劳苦地串连发动旅港乡亲们回乡探亲、观光,接待云浮各界人士到港考察,协助乡亲们在乡间解决侨务问题,使多数乡亲深感组织同乡会的必要性,造成一呼百应之势,迅速达到组成同乡会的目的。
  
 吴国洸在同乡总会日常工作中,经常传达家乡讯息,分享家乡发展情况,得到广泛拥戴,连任同乡总会四届董事会主席。吴国洸曾放弃香港多次的高薪聘请,曾在1984年担任广州花园酒店保安训练教官。1987年,同乡总会部分会董与云浮水电局合作,兴办拔萃鞋厂,吴国洸乃合股人之一,被其他各股东推为驻厂总经理,他携眷返回云城,效力于鞋厂的建造及投产工作,他以身作则、艰苦创业、团结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鞋厂业务蒸蒸日上。吴国洸与夫人为家乡的教育、医疗、卫生、敬老等事业捐资四万元及物质一批,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第四章:李硕芬
  
 李硕芬,1924年生,今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道泰安新围村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创会名誉顾问,先后任董事会教育部主任、福利部主任、财务部主任、交际部主任,第六至第七届董事会副主席,曾代理同乡总会书记。
  
 李硕芬于1924年出生于香港,后于1930年返回云浮,19473月31日年再次返回香港。李硕芬回港初期,在其兄弟的理发店当理发工,1947年报考皇家香港警察并被录用,警号为633号。1957年,李硕芬调往侦探部工作,至1984年6月退休。无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退休后,李硕芬一直都是热心帮助乡亲,为在港乡亲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帮助新到港乡亲排期领取身份证,使他们能够在港安居乐业。一些在港乡亲家中办理红、白二事,都喜欢找李硕芬作参谋,李硕芬也乐意为乡亲出谋划策,是在港乡亲心目中名副其实的“二叔”。李硕芬退休后,更致力于为家乡公益事业的建设献计出力,联络各方乡亲,云浮河口敬老院、河口卫生院、河口中学、红光小学等的建设,都离不开李硕芬的多方奔走,为这些项目的建设争取到在港乡亲的支持。同时,李硕芬虽然薪俸微薄,但他平时节衣缩食,在有需要时慷慨解囊,资助家乡架桥筑路等公益事业,据统计,历年来他共捐资达十万多元。
  
 第五章:陈况祥
  
 陈况祥,1930年生,今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下白村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创会人之一,总会永远名誉主席,总会第一至第七届董事会副会长,兼任第七届董事会主席;1984年起,历任香港肇庆云浮各邑同乡总会副会长、云浮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是香港天康国际有限公司董事。
  
 陈况祥于1930年出生于香港,曾因父患病,举家返回乡下,1947年再次返回香港。陈况祥先后从事过理发、汽车维修、摩托车维修、无线电设计及安装维修等行业,艰苦的岁月和经历,传统势力的压抑,造就了他踏实、深沉、朴素的性格。陈况祥不断努力,先后创办东方金属影印制品厂、天祥电业制品厂、天康国际有限公司、增城新塘石下工艺制品厂等实业,取得了事业上的骄人成就。
  
 香港云浮同乡总会筹办期间,陈况祥积极为同乡总会注册事务多方奔走,劳心劳力;同乡总会成立以后,陈况祥一直热心会务,除经常捐资补充总会经费、支持春节联欢会活动外,还经常回会出席各种会议,参与会务管理和总会组织的各项活动。陈况祥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慷慨捐资,曾为云浮中旅社捐赠旅游车一辆,并且先后为云浮中学、安塘中学、香港云浮同乡总会云浮会址、云浮英东体育馆、云安中学、云安杜鹃花生态园的建设捐资,为家乡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第六章:李林兴
  
        李林兴,1931年生,今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桐围村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永远名誉会长,同乡总会董事会第一至第四届副主席、第四届代主席、第五至第六届主席。
  
        李林兴于1949年赴港从事理发职业,经营好彩理发公司。1955年,李林兴参加理发化妆工会;1958年,李林兴在该会当核数员;1969年,李林兴任该会主席,1991年兼任书记,1969年和1979年参加内地活动。李林兴曾主持在伊丽莎白体育馆大兴发型化妆表演及为劳工子弟学校筹款等活动。
  
        李林兴于1981年参与香港云浮同乡总会筹备工作,任筹备委员。同乡总会成立后,李林兴任该会第一至第四届副主席、第五至第六届主席,积极推动会务工作,尤其在维护香港人长远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在董事会或会员大会上发表正确意见。李林兴热心支持家乡建设,先后为兴建安塘中心小学、架设桐围自来水工程捐资,并为支持家乡的敬老、办医、扶贫、救灾等事业不遗余力。
  
 第七章:严昌运
  
        严昌运,1929年生,今云浮市云城区思劳镇思劳村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名誉主席,同乡总会第一至第三届副主席、第四至第七届副会长,曾任云浮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云城区侨联会名誉会长。
  
        严昌运于1949年以前赴港就读高中,1950年回广州投考南方大学未果,遂回乡执教,1962年重返香港从事建筑搭棚业。1980年,严昌运积极参加香港云浮同乡总会筹备组建工作,被选为第一届总会副主席。严昌运积极协助主席推动会务工作,联络乡亲,组织内地观光、联谊活动,1966年起被选为总会副会长。
  
        严昌运情怀乡梓,为家乡公益事业出钱出力、任劳任怨。思劳中学、冲坑中学、云贡小学、鸡村小学、双华小学、邓发纪念中学、云浮中学、云安中学、云浮第三中学、王明中学、腰古中学、芙蓉小学、布贯小学、黄联敬老院、云浮人民医院、云浮英东体育馆等的建设,都有严昌运的捐资。黄来捐建黄联小学时,严昌运还受黄来委托协调关系、管理工程。严昌运积极参加家乡各项联谊活动,在各社团工作中,积极建言献策,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第八章:李钜
  
        李钜,1926年生,今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道冲边村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永远名誉会董,同乡总会董事会第二届总务、第三至第六角副主席、第七届副会长。
  
        李钜自幼在港读小学,日寇沦陷时回乡,1948年回港,从事过理发业,后转从商,做士多生意。1983年,李钜加入同乡总会后,积极参与总会各项活动,是总会的积极分子。李钜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及敬老事业。1990年,李钜以花甲之年,仍然担任初城建校筹委会委员,与初城的在港乡亲走家串户,为初城建校筹集资金,李钜带头捐资一万元;学校建成以后,李钜又发动在港初城乡亲建立了初城学校基金会,作为长期奖教奖学之用。
  
        筹建河口中学和河口敬老院,李钜是筹委会委员,他和冯金、李硕芬一起在港分工负责,向乡亲筹款,他们为了筹建学校、敬老院,不辞劳苦,各方奔走,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不负众望完成了任务。同时,李钜还为初城学校、初城街道、冲边道路、云浮中学、云安中学、英东体育馆的建设慷慨捐资。晚年的李钜,时常会出现在河口各中、小学校,为师生讲授云浮在港乡贤的事迹,勉励师生为家乡建设而努力奋斗,笔者在河口香港海员希望小学、河口中学上学时就曾听过李老先生演讲。
  
 第九章:冯金
  
        冯金,1923年12月生,今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道田心栈村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永远名誉会董,同乡总会第一至第三届福利部主任、第四至第七届副主席。
  
        冯金出身贫苦家庭,只读了几年小学,即作木器学徒,1946年赴港,在港澳之间来往做木器、床板、凳,在太古船坞做木工,又曾做过豆腐、做过地板工程等,后从事装修工程,开设永兴行。业余时间,冯金热心同乡总会联络乡情,专做为乡亲谋福利的工作,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支持会长、主席发展会务工作。
  
        冯金热心支持家乡建设和各项福利事业,尤其是河口筹建中学、敬老院、卫生院,冯金与李钜、李硕芬都担负筹款工作,串联发动乡亲支持,受到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好评。冯金先后为田心小学、河口卫生院、河口中学、河口敬老院、英东体育馆等的建设捐资十万多。冯金不但出钱,而且不辞辛劳,为家乡建设筹集资金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家乡群众的称赞。在云浮市区总会联谊大楼基础建设期间,冯金也不辞辛劳,积极贡献力量。
  
 第十章:陈国添
  
        陈国添,1954年生,今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道岔路罗石村人,1996年加入香港云浮同乡总会,是该会第六至第七届董事会秘书副主任,曾任云浮海外联谊会副会长。
  
        陈国添于1954年生于香港,70年代中学毕业后从事制衣业,80年代创办佳业针车公司。1994年起,陈国添担任议员职务;1999年,在香港分区议会选举中,陈国添以3790得票当选而被媒体传为香港分区议会选举“票王”。由于陈国添工作出色,1997年6月29日,英国查尔斯王子亲手将“英女王荣誉奖章”颁赠给他。陈国添是香港沙田区议会博康村民选议员、沙田区议会发展及房屋委员会主席及青少年暑期活动委员会委员、沙田区博康村泰楼互助委员会主席、沙田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委员、香港童军总会新界地域营地及产业委员会委员、屋宇署承建商注册事务委员会委员、沙田区体育会名誉会长及副主席。
  
        加入同乡总会以后,陈国添更加热心为乡人服务,关心家乡建设。陈国添积极参加总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捐资支持会务工作,为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第十一章:林正文、谭镜良
  
        林正文,1935年生于香港,今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道扶卓村人。1986年,林正文加入香港云浮同乡总会,任该会第二届董事会康乐部主任、第三届董事会教育部主任、第四届至第七届董事会副主席,曾任云浮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先后担任深水埗大厦业主立案法团委员、民政事务署黄竹坑及赤柱分区委员、赤柱商会主席、黄大仙分区委员、大坑村居民委员会主席、南区灭罪委员会委员。
  
        林正文在学校毕业后,跟父亲做过铁匠,当过机器厂工人和副厂长,曾经营过客运和·货运生意,后来在赤柱等区开设时装和体育用品连锁商店。加入同乡总会以后,林正文满腔热忱,积极为总会的会务发展出钱出力,为家乡公益事业慷慨捐资赠物,如先后为河口敬老院、河口卫生院、云浮天主教堂敬老院、云浮中医院等捐献物资。
  
        谭镜良,1933年生,今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布贯村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永远名誉顾问,总会第一至第五届副主席、第六至第七届副会长。
  
        谭镜良于1949年赴港读书,曾在其父开设的超然美容院理发,1954年在程振球的振昌公司做文书,曾任宜发证券公司经理,1958年在港工学院读夜校,1964年自营集邮业务,开设友联集邮公司。谭镜良是同乡总会创会会董,1980年同乡总会筹委会成员,是注册小组成员之一,同乡总会成立后在担任副主席和副会长期间,协助主席和会长为发展会务做了大量工作,经常义务为总会处理各项日常事务,任劳任怨。谭镜良热爱家乡,支持家乡建设和各项福利事业,如先后为乡卫生院、安塘中学、布贯小学、布贯公路、云浮体育中心、云浮人民医院、云浮中医院等捐资捐物。
  
 第十二章:程国祥、林嘉
  
        程国祥,1932年生,今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道马岗上呈村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创会会员,该会永远名誉顾问、第二届董事会教育部副主任、第三至第五届董事会总务副主任、第六至第七届董事会总务主任。
  
        程国祥先赴港从事理发,后开设豪华理发公司,在云浮开设有冠龙理发公司。作为同乡总会创会会员,程国祥支持组建同乡总会,并且从第二届起一直负责总会的总务工作,掌管总会名册、契约及策划各项事务,协助各执行部门办理执行未完成之事宜,特别是在每年的春节联欢活动中,他作为筹办人员,工作上认真细致、大方得体,为会务福利开展作出了贡献。此外,程国祥情寄家乡,先后捐资兴建总会云浮会址、云浮英东体育馆、云浮中学、马岗小学、河口中学、河口敬老院等。
  
        林嘉,1949年8月生于香港,今云浮市云城区南盛镇益南大田头村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永远名誉主席,该会第六至第七届董事会副会长,九龙总商会会员,香港嘉捷投资(实业)有限公司经理、嘉捷洋行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嘉捷旅游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嘉60年代曾在广州读书,70年代在美国半工半读,80年代开始经商,先是回内地收购土特产进行转口贸易,80年代后期成功收购了香港一间电容厂,并创办了香港嘉捷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嘉捷洋行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嘉捷旅游贸易有限公司三家公司,他一直致力发展农业,先后回乡六都、思劳、南盛、等地投资种植麻竹笋,又倡导当地农民使用高效有机肥料;进入21世纪以来,他又着力于林业的发展。大面积推广种植南抗杨,带动农民耕山致富。1993年2月加入同乡总会以后,林嘉模范履行章程,积极参加总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捐助经费支持会务,并为家乡公益事业捐物捐资不遗余力,还牵线引资,大力支持家乡的建设。
  
 第十三章:李焕霞、吴少娟
  
        李焕霞,1949年生,今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道初城村人,是香港瑞华制皮厂董事长蔡瑞干的夫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永远名誉顾问,总会第五至第七届副会长,曾任云浮海外联谊会顾问,云浮旅港罗村同乡会副会长。
  
        李焕霞1949年生于香港,英华中学毕业后,从事过护士、教师、文员、会计等职业,期间在红磡理工学院进修秘书商业信札。李焕霞与祖籍南海罗村的香港人蔡瑞干结婚后,一直协助蔡瑞干经营管理瑞华制皮厂的生意,经过夫妻二人齐心合力,生意蒸蒸日上,先后在深圳、恩平投资开设分厂,在东莞开办了胶鞋制品厂,投资在饮食业上,是香港、九龙多家酒楼的股东。1991年加入同乡总会以来,李焕霞时刻关心该会的会务发展,经常联络会董、会员,共商总会发展大计,积极参加总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捐资支持总会,并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先后为总会云浮会址、云城区侨办、云安中学、云城区政协办公楼等捐资,还与其兄李国泉多次为河口敬老院、初城学校捐资,为支持家乡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吴少娟,1934年生,今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道城北西塘村人,香港云浮同乡总会永远名誉主席,总会董事会第一至第三届妇女部主任、第四至第五届副会长。
  
        吴少娟于1959年赴港工作,结婚后随丈夫吴炳(恩平人)经商,1980年与丈夫一起加入香港云浮同乡总会,筹办云浮同乡总会会址时,伉俪同捐二万元,1989年再捐一万元,在会务工作上,她积极参与,大力发展会务。吴少娟热心支持家乡建设和各项福利事业,与丈夫吴炳一起捐资五万多元。
  
 第十四章:陈翰池
  
        陈翰池(1879——1957),又名陈成,今云浮市云城区思劳镇冲坑村人。陈翰池少年家贫,只读了两年书就辍学,16岁到佛山做锯木工人,由于诚实、聪颖、好学,受到老板赏识,当了五年工人后,老板支持他在禄步办起友和桂皮庄,专门经营桂皮生意。在陈翰池的苦心经营下,生意蒸蒸日上,业务不断扩大,先后创办和经营梧州公栈桂皮庄、梧州志成锯木厂、广州泰兴和机械锯木厂、香港志成机械锯木厂、澳门谦源炮竹厂、肇庆新街万和隆日杂商店、粤桂港澳万和隆运运输公司、安达运监公司等实业,成为当时云浮县最有名的实业家。
  
        有所成就后的陈翰池热心家乡公益事业,1938年投资家乡兴修东、西水利工程,解决冲坑一带十一条自然村两千多亩受旱农田的灌溉问题,同年,捐资修建了冲坑至古律的新桥、冲坑往白诸的河伯桥、冲坑通大湾的头播河桥等三座桥,还捐资兴建了思劳往腰古墟途中的金岗岭茶亭。陈翰池更加热心家乡的办学教育事业,1942年为云浮中学捐建教室一间,1943年捐建云浮西山中学(今属阳春)教室一间,捐建腰古蓉华中学教室一间,1946年牵头在家乡冲坑办学,组成建校筹委会和校董会,担任董事长,经三年努力于1948年建成占地十一亩的冲坑学校新校舍(崇学堂),该校有八个教室、一座教室宿舍和一座西式礼堂,全校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陈翰池每年捐献稻谷5000斤作为学校奖学基金,实现学生入学不收费,并向学校捐赠图书一万册。1957年,陈翰池病逝于香港,享寿七十九岁。
  
 第十五章:陈又山
  
        陈又山(1878——1980),字又山,别名瑞山,今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石头地村人。陈又山少年时在县城书院读书,后在广州广雅书院毕业,民国初年任云浮县劝学所所长,1924年至1927年间任国民革命军萧秉良师的旅长。
  
        1929年秋,陈又山获悉土匪围攻安塘红营迳口、抢掠民财,立即在县城借调驻军一个连的兵力,亲自带领围剿土匪,打伤匪徒数十人,枪毙被擒匪首、匪徒十多人。1932年,陈又山创办大兴股份公司,开采南乡大石山的石头,年产两万吨,还铺设运输小铁轨三公里,用手推矿车把石头运至西江黄湾码头上船。1940年初,陈又山牵头组织董事会筹建腰古蓉华中学,学校建成后任名誉校长,同时,与张子才等人组织云中学校新校舍筹建委员会,在春岗山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完全中学。1947年4月,陈又山任重建腰古新江民众医院董事长,重建被日军军机炸毁的医务所、病房、殓房、饭堂、厨房、治疗室等一系列设施,同时在南山河降水口创办实业。陈又山还先后出任县奖学基金会主任、宾兴善善堂董事长和县修志馆馆长等职。1948年夏末秋初,陈又山举家移居香港,在香港元朗青山道创办一个以养鸡为主的农场。1980年,陈又山在香港病逝,享寿一百零三岁。
  
        陈又山之子陈崇范(1908——1998),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抗战期间担任第七战区中将兵站总监,1947年11月21日任少将军衔,同年退役,1948年赴港,经营红水桥农场,1998年在香港病逝,享寿九十一岁。
                                            
 图源:网络
  
 资料:《云浮同乡总会会志》

3. 乡贤的标准

法律分析:1.新时代乡贤的标准进行明确,即指户籍(原籍、祖籍)、姻亲或工作跟当地有关系,拥护党的绝对领导,在当地品行好、有声望、有能力、有影响力的,热衷公益事业、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有较大贡献的新老“当地人”(社会贤达)。
法律依据:《杭州市区委办公室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乡贤工作的实施意见》 乡贤是在当地品行好、有声望、有能力、有影响力、热心家乡发展事业,对家乡建设有热情和有贡献的富阳人、新富阳人、在外富阳人。具体标准为:1.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家庭和睦,邻里和气,人际关系和谐,嘉言懿行垂范乡里;2.有文化修养,崇德尚贤,以实际行动弘扬乡土文化,涵育文明乡风,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能为乡亲、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有着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道德威望,有良好口碑和较强能力;4.在外经商办企业、从政、求学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反哺家乡,投身公益事业建设新农村,热心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5.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热衷家乡公益事业,投身当地文化建设的,对家乡有较大贡献;6.其他对本地发展建设发挥重大作用的贤达人士。

乡贤的标准

4. 坭陂镇的坭陂优势

坭陂是一个区位优越的中心镇——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坭陂圩镇距离兴城市区仅14公里,距离横跨坭陂境内的梅河高速公路、兴畲高速公路三个出入口的路程均在6公里以内。原省道S225线、新省道S225线、县道兴将线、斗坭线构成了境内发达的“三纵一横”交通网。全镇31个村均已实现了公路水泥硬底化。坭陂是一个颇有底蕴的人文秀区——生于斯,长于斯的清代武进士、钦点御前侍卫王杞薰(1744——1833),武艺精湛,为人忠厚,深得嘉庆皇帝赞赏和属下拥戴,是梅州客家人崇文尚武的一个缩影,进士遗风至今仍然有深远的影响。今天的坭陂还是兴宁主要侨乡之一,在外乡贤众多,主要分布于珠三角、港澳和东南亚各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外乡贤支持家乡建设的资金超过3000万元。坭陂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温泉之乡——汤一、汤二、合湖等村的温泉资源远近闻名。温泉水量丰富,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而且不同地域水温不尽相同,最高水温高达88℃。除温泉外,黄垌 、角塘、陂宁等村蕴藏着品位高、质量好、储量大的莹矿和稀土资源;东山、新湖、角塘、王村等村都拥有多种矿产资源。

5. 广州的客家人多吗?

生生不息的客家人,你的根在哪里?寻找理想家园的客家人,何处是你的乐土?莽莽中原,滔滔黄河,惊涛拍岸,奔腾咆哮;煌煌中华,泱泱大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黄河水,在客家人的血脉里澎湃、奔流。中原是客家人的故土,那里有客家人的根!客家人的乐土就在自己的脚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客家人,无论走到何处,都能开拓出崭新的天地!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分支。客家先民,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江淮流域的汉人。从唐宋时期开始,由于天灾和战乱等原因,他们大量辗转南迁。他们先在闽粤赣交界的广袤山区中扎根,以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播衍。现在已有千万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常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民系之一。
民族和民系。民族是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同时还有其他广泛的用法,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民系这一概念,是客家学研究专家罗香林先生在30年代为研究客家而自创的一个新术语。它的内涵是同一民族内部的各个独立的支系或单元。今天,汉民族内部各民系的概念几乎已成为学术界约定俗成的一个专业术语。
今天,国内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广西、台湾等省区;国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客家先民及其后裔对长江流域和闽、粤、赣三角地带的开发,对华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对汉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壮大和汉文化及中原文明的传播、发扬,都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近代以来,客家先民对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客家优秀儿女英才辈出,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篇章。在当今世界发展浪潮中,客家人风采依然,卓有建树,功勋可嘉。
客家民系并非自古就有的。从客家被称之为“客”而又自称为“客”的情况,可以看出客家民系是历史移民的产物。迁徙—侨居—再迁徙—再侨居,客家先民历尽艰辛。客家人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与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广大的社会区域,从而成为汉民族一支人口众多、分布广阔、英才辈出的特殊民系。
那么,什么是客家人呢?可以这么说,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的民系;客家人是汉民系的独特而稳定的群体;客家人的聚集地为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区(这里有二十九个纯客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客家话是客家人的独特语言;客家人有特殊的客家文化和习俗;客家人具有独特的客家精神。
概括地说,客家人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汉民族的独特稳定的一个民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独特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即客家精神)。凡符合上述稳定特征的人,可以称为客家人。

广州的客家人多吗?

6. 为什么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保留的很好?

因为潮汕贫富差距大,宗族势力强,少数“乡贤”把持基层,形成了类似传统士绅社会的结构,所以“营老爷”、拜宗祠、老人政治、歧视女性等所谓的“传统文化”有存在的土壤,从中受益的“乡贤”则是发动相关集体活动的组织核心。

进一步说,潮汕富豪多、“乡贤”多,宗族势力多,基层矛盾多,直接导致征地阻力大、基础设施落后,政府财力薄弱,难以搭建完整产业链,经济发展缓慢。虽然潮汕很靠近珠三角的发达经济圈,本身地理环境也不错,在80年代也得到了全国最优惠的发展政策,但经济在广东省是倒数的,和那些不沿海的山区同列,所以未能通过经济发展打破传统的基层格局。

在这个客观条件下,潮汕大多数人口相对贫困化,文化上被少数“乡贤”主导,经济上往往依附于少数黑白通吃的大佬搞违法产业,这反过来又固化了宗族力量和潜规则,用恶性循环给“传统文化”提供了长期存在的依托。


从地理条件来看,潮汕地区固然没有珠三角的天然禀赋,但也不是穷山恶水,拥有广阔的沿海平原与通海航道,和封闭的粤北、粤西山区有明显区别。实际上,潮汕平原是广东省第二大平原,韩江是广东省仅次于珠江的第二大河,和榕江、练江都可以通航。恩格斯导师就曾经垂涎过汕头的商业价值,认为汕头的地理位置仅次于广州上海牛庄这几个大河入海口,至今还被汕头拿来当招牌。

7. 棉洋镇的乡贤

 曾志权,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广东五华人,研究生学历。2003年5月任广东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2004年9月兼任厅直属机关党委书记。2007年2月任广东省财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兼厅直属机关党委书记。2010年7月23日,广东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主持广东财政厅全面工作,协管人事教育处,分管办公室、工贸发展处、外经金融处、厅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离退休人员管理处、机关服务中心、省资产评估协会,代管国库处、行政政法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处、政府采购监管处、国库支付局、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物业管理中心、财政信息中心。他本着为广东人民理好财的宗旨,在工作上不断推进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在促发展、惠民生、保增长、保运转方面加大财政投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调整支出结构,保重点。 廖蕴玉,男,1923年生于桥江村泮田,40年代毕业于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60年代毕业于广州文史夜学院书记院篆刻专业,执教于中山大学。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文史馆馆员,国家著名书法家之一。出版《楷书书写门径》、《滕王阁序正气歌楷书门帖》、诗词600并书《止水斋鸿雪呤》等着作二十多部、书法作为行销东南亚各国,饮誉海内外。

棉洋镇的乡贤

8. 了解并调查湛江五县四区较有特色的民俗1到2例,对他们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未来前景进行介绍说明。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处南国边陲湛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民俗,既明显地受到中原民俗的影响,亦有浓郁的本地特色。
民俗特艺,绽放异彩。在历史的长河中,湛江民间艺术以其深刻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性以及旺盛的活力、强大的渗透力,把精神气质、审美心理和理想信念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奠定了今天湛江人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根基。政协湛江市委员会本着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湛江民间艺术理念,精心策划挑选部份节目,组织首届湛江特色民间技艺展演,并搬到舞台上演译,旨在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湛江民间文化品牌,推动建设文化强市发展。  参演的有中华人龙舞文化大家族中别具一格的演绎艺术的湛江人龙舞;凌空越过3.7米索桩,已载入上海世界吉尼斯纪录的醒狮舞“狮坛一绝”;荣获历届粤港澳传统武术大赛的多项金奖的传统武术;参加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及赴京和上海世博会展演,荣获多项金奖的鹰雄舞;还有记忆超人现场表演、神奇变脸、古傩绝技、勇攀刀梯等等,令人赞叹不已,大饱眼福。 
赤坎
赤坎是湛江最有历史感的城区,也是湛江的政治、文化、高端居住中心。看看这里的老街区、老建筑,可以感受得到赤坎昔日的繁华。看看新兴的南桥片区、海田片区、金沙湾片区,可以感受赤坎时下的蓬勃发展。然而,如果置身于整个湛江湾区全盘中,赤坎将何去何从?赤坎近几年变化日新月异,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可以说是湛江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缩影。然而,湛江开创了大工业时代,建设海湾城市,赤坎面临着以下的挑战:金沙湾的无敌海景开发价值可能被稀释,赤坎由于缺乏强大的工业支撑,将影响发展后劲。在湛江的工业发展清明上河图里,赤坎的份额很小,别说湛江开发区、麻章、坡头、遂溪,甚至连同为老城区的霞山也比不上。赤坎在湛江五县五区中面积最小,开发程度也最高。尽管得益于是湛江行政中心所在地,但发展前景堪忧。先说发展商贸业。按理说,赤坎作为环北部湾地区乃至广东省的知名古商埠,发展商贸业的意识浓厚、基础雄厚。然而,赤坎发展商贸业却难以匹敌十公里的霞山。霞山坐拥大型商场十多家,而且初步实现百货业集聚化,人民大道南、海滨大道南等俨然湛江“天河路”。而相对来说,赤坎的商场分布仍较为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进而能形成品牌效应、辐射效应。这一是因为赤坎的老城区格局,不利于商场集聚;而是因为赤坎面积本来较小,人口相对较少。那么赤坎商贸业该如何突破重围、脱颖而出。笔者认为:超前规划、错位发展。赤坎地少人少,但其之交通便利与地理位置在五县五区中的优势颇为明显。作为湛江市区的北大门,赤坎发展商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赤坎在发展百货业方面比不上霞山,但在批发零售业、物流业方面却可大有作为。海田片区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笔者认为赤坎下一步应该大力发展草苏——北站片区,将其打造成为赤坎商贸业发展的新高地。再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都在赤坎区,赤坎区是湛江乃至粤西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纵观神州大地,高等教育资源对地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推动作用,然而赤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产学研结合的程度较低。湛江有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议活用一区多园的模式,成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赤坎难以承接大工业项目,但不代表赤坎工业就只能是真空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能有效填补赤坎的工业陷落。再说赤坎的房地产业。赤坎房地产业尤其高端地产业是湛江的一面旗帜,最高房价在赤坎,这无疑说明赤坎是湛江房地产业的高地。然而,在商品楼林立的金沙湾,却发现了在对岸的调顺岛上仍有发电厂“大煞风景”。笔者认为,金沙湾开发已经接近尾声,调顺岛将成为下一步开发的重点。而发电厂对该区域的影响不可忽视,建议发电厂等第二产业应该有计划搬迁出去,推动调顺岛开发,进一步优化调顺岛——金沙湾的生活环境。 
霞山
 在霞山生活了十几年,感情很深、了解较深。霞山是湛江的城市名片,一般的湛江城市宣传,往往绕不开霞山观海长廊,往往绕不开人民大道南的百货群,往往绕不开湛江港。霞山正处于湛江湾区的核心位置,又是湛江人口规模最大的主城区,发展潜力较大。然而,霞山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得忽视。霞山的定位问题。赤坎是行政、文化中心,难以取代。湛江开发区是工业中心、金融中心。麻章是未来的交通中心。霞山呢?商贸中心。商贸永远是霞山的王牌,尤其是在建设海湾城市的思路愈加明确之后。霞山优越的区位,让霞山发展商贸业蕴藏更大的后劲。大项目纷纷抢滩东海岛,这无疑为霞山发展商贸业注入了新的强心剂。东海岛的产业工人要购物,去霞山要比赤坎方便,这就是优势。因此,霞山更需要加大力度加快商贸业的发展,尤其要注重商贸业的产业升级,将适当引进高端商贸业列入议事议程。霞山已经初具“小广州”气象,下一步要瞄准粤西商贸中心的定位,粤西地区民众最受欢迎的购物目的地。整个粤西地区在奢侈品牌方面仍是真空地带,粤西地区高收入人群在未来十年快速成长起来,需适当预留发展空间。霞山的城区西拓问题。霞山的未来,在于南部,更在于西部。黎湛铁路将霞山一分为二,东部高度开发,而西部却依旧沃野十里。近几年来,霞山可开发的区域越来越少,眼看霞山一直来的强项——房地产业被赤坎所赶超,除了无奈还是无奈?其实,霞山西部还有广袤土地,只要激活西片,那么整个霞山的发展潜力就焕然一新。规划建设中的海湾大桥西沿线、湛江大道、新湖大道等对霞山城区西拓战略都相当重要。还有湛江机场搬迁,也是霞山“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霞山主城区目前开发程度已较高,加快推进西拓,适当承担部分城市功能转移,也是有效降低霞山容积率的举措。霞山的旅游业问题。来霞山的游客,往往会走走观海长廊,往往会逛逛人民南的商场,还有特呈岛。特呈岛是个明星岛,敬爱的胡锦涛总书记曾亲临此岛,这无疑是特呈岛的极大荣耀。试问神州大地不计其数的岛屿,能有此荣耀者几何?因为,要大力开发特呈岛的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地放大特呈岛的明星效应。甚至以特呈岛为先头部队深度开发湛江的高端海岛旅游,例如潜水、游艇等。笔者觉得海南三亚的蜈支洲岛的海岛旅游就搞得不错,可学习借鉴。
 
麻章。 
笔者出生在麻章,根在麻章。来过的麻章的人,往往会说这里很郊区。的确,麻章就是原湛江郊区演变而来的。想不到的是,二十年过去了,麻章时至今日仍是郊区的格局,除了农业好点,商贸业、工业、房地产业等等百业待兴。先说麻章工业。麻章工业园区以及太平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是麻章工业的双子星。然而,作为湛江工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麻章的工业发展仍是不尽如人意。一条疏港大道贯通麻章南北,如此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如此广袤平整的土地资源,麻章工业却没有因此得到大的飞跃。笔者认为,时下国家级开发区扩区成为各地增添新的发展极的重要举措。湛江开发区在东海岛扩区,主要满足大项目入驻。笔者建议湛江开发区也能与麻章共建新型的飞地经济模式,承接湛江开发区原地的企业转移。再说麻章教育。麻章职业教育发展有声有色,包括规划建设当中的湛江乃至粤西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基地。笔者认为,麻章北有职教城,南可规划大学城。广东海洋大学位于麻章区湖光镇,未来伴随大项目纷纷落户湛江,一些高等院校有可能在湛江设立分校区或者研究机构、教育基地等。湖光镇风光旖旎,可预留空间建设小型大学城,不需要洋洋洒洒的数万亩。麻章商贸业。目前湛江的商贸业是霞山赤坎各自为政,可以预期麻章商贸业有可能与霞赤三足鼎立。麻章具有发展商贸业的交通便利优势、土地资源优势。麻章高速公路南通海南岛,北入大西部,东进湛江主城区、珠三角,规划甚至建好的湛江大道、海湾大桥西沿线、疏港大道等等主干道贯穿东西南北,又兼得湛江西站选址于此。笔者认为,湛江西站周边地区可以规划为商贸业集聚地,例如大型流通基地、批发市场等等。麻章房地产业。麻章房地产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当然与霞赤等主城区相比,麻章缺乏较为成熟的配套设施以及沿海优势。但是,麻章打不了沿海牌,可以打沿湖牌。赤坎水库夹于赤坎、麻章两区间,其周边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笔者认为,规划好赤坎水库周边地区,尤其是水库西边、南边属于麻章区的属地要做好详细性规划。在联手赤坎区共同建设赤坎水库公园的同时,充分利用赤坎水库水系,建设环赤坎水库、沿赤坎水库水系高端住宅区。联手赤坎区,加快启动南方大道的建设。 
坡头 
坡头是湛江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区。海东新区、南三岛、官渡工业园区等等,在海湾城市的格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应该说,坡头是湛江实施海湾城市战略的最大受益者。环湾建设将坡头与湛江传统主城区霞赤与工业新城东海岛紧紧连在一起,坡头的优势愈加明显。坡头是块城市化处女地,也是工业化处女地。就是这样的“不毛之地”,为坡头在湛江环湾建设中脱颖而出提供可能。按规划,未来将有隧道将南三岛与东海岛连通,加上南三大桥、海湾大桥,坡头由曾经的交通末梢日渐变为交通枢纽。当南三岛与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之后,会惊喜地发现南三岛将是发展滨海旅游业的一块宝地。东海岛如火如荼发展大工业,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南三岛只要抓住机遇,就能异军突起。因此,笔者建议南三岛要及时谋划,规划好南三岛的湾区,保护好南三岛的资源,为日后发展滨海旅游业打下扎实基础。南三岛有潜质成为湛江滨海旅游的一张王牌。将来湛江最高档的商品房、酒店,不在霞山、赤坎、湛江开发区,而是可能在坡头区。坡头有西岸不可比拟的岸线资源,具有打造沿海高端酒店群、居住带的可能。因此,打通坡头的外出通道,构建坡头较为发达的交通体系,是未来坡头发展的重要举措。笔者建议,可规划霞山到麻斜的隧道,加强坡头与西岸的联系,有步骤地承接西岸城市功能转移。我眼中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含东海岛)。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为旧区与东海岛新区两部分。旧区区位极佳,目前也是湛江重要城市窗口。然而,就是这样一块宝地,仍有不少工业用地。笔者认为,加快旧区“退二进三”是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旧区寸土寸金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在湛江整个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是湛江对外交流中心、金融中心、中央商务区的理想地。旧区原有的企业,可搬迁至东海岛新区,甚至与麻章等建设飞地经济。十余公里长的人民大道,不愧为湛江城市形象的展示大道,高楼林立让人惊叹不已。然而,就是人民大道开发区段有点与两头格格不入,沿路仍有不少破旧的厂房。这些破旧厂房仍占据不少的面积,如果不及时转化为商业用地,将可能影响湛江的转型升级。因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旧区扮演着湛江CBD的角色。东海岛新区,又叫东海岛工业新城,在湛江崛起中起着急先锋的作用。伴随东海岛大工业时代的来临,东海岛将承接原湛江主城区越来越多城市功能的转移,包括居住功能、交通运输功能、港口功能。东海岛就是湛江的“滨海新区”,潜力巨大,无需赘言。湛江崛起,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东海岛的崛起。而东海岛的崛起,为海湾湛江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东海岛工业新城,前景广阔。然而,在钢铁、石化等工业业态让人仍然心有余悸的大背景下,东海岛除了以大工业闻名于世之外,还应该探索工业旅游新模式。在日本、美国的一些知名钢铁城,工业旅游的发展绘声绘色,这为未来东海岛提供范本。东海岛的钢铁项目、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都是按当今世界的最高标准建设,因此这些工业巨人不应该是让人望而生畏,而是成为吸引游客的新噱头。笔者有幸去到海南洋浦的海南炼化企业参观,那里的环境比想象中的好。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先进钢铁项目、炼化项目不仅没有污染环境,反倒会改善地区的环境。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工业旅游,让广大游客尤其湛江市民认识这些大项目,有利于消除外界对这些大项目的误解。时下很多功能区与行政区合署办公,以天津的滨海新区、广州的萝岗区实践较为成功。笔者建议,为更好地推动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有必要研究功能区与行政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模式。 
吴川。 
吴川是个有着辉煌史的县域,吴川商人就是金灿灿的招牌。海内外吴川人已经成为湛江商帮乃至粤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产富贾的县域,经济却不咋地。吴川是湛江县域经济的痛,如何痛定思痛,是摆在吴川、湛江主政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湛江崛起的大文章中,东吴川成为了重要的一段内容。湛江新机场花落吴川,是吴川经济的一大兴奋点。吴川地处湛茂阳临港经济圈的核心位置,茂湛铁路即将通车,湛江新机场更是让人期盼。广州繁荣的空港经济,为广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立足粤西地区的湛江新机场极其所带来的空港经济,也将为吴川经济发展插上新的翅膀。因此,笔者建议,配合新机场选址,及早谋划空港经济圈建设。学习香港、广州、深圳发展空港经济的宝贵经验,超前规划。吴川商人富可敌国,是吴川经济的一大依托。温州模式、泉州模式,都是依托本土商帮雄厚资本实现经济崛起的重要范本。吴川经济长期不如人意,与没有充分用好吴川商人资本息息相关。放眼全国,引进本土商帮资本做大做强本土经济日渐成为风尚。省内的揭阳等地的“乡贤回归”,让人佩服不已的同时,需要学习什么?千方百计引进吴川商人资本!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吴川商人资本回归实业,那么吴川经济发展的潜力就不可小视。本土资本回归,要突出造血,而不是单纯的输血。吴川新农村建设,是吴川旅游的一大突破口。谈到湛江新农村建设,就不得不谈及吴川的新农村。蛤仔岭村等新农村,无论其富裕程度、建设程度,都是国内新农村建设的表表者。因此,大力发展吴川的新农村旅游,是吴川乃至湛江旅游发展的一大突破口所在。积极探索新农村旅游的新模式,大力开发具有吴川乃至湛江特色的农家乐。 
遂溪。 
遂溪,是湛江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与湛江的赤坎、麻章、坡头三个区亲密接触,酿就了遂溪的优势。湛江市区是湛江崛起的主战场,湛江崛起,湛江市区先崛起。因此,遂溪与湛江市区零距离,使得遂溪加快发展得天独厚。黄略镇,未来的湛江城市副中心。遂溪县城距离湛江主城区是五县中最近的,为遂溪——湛江同城化提供了可能。而在遂溪县城与湛江主城区之间,隔着黄略镇。别看黄略只是区区小镇,但却是铁路、高速、国道等一应俱全,发展空间广、潜力大、前景好。尤其是湛江大工业时代的临近,城市格局不断壮大,黄略镇纳入湛江市区整体规划的呼声越来越大,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因此,黄略镇要主动融入湛江市区,尤其要争取放权黄略,将一些县级管理权限下放黄略,加快谋划承接湛江市区的产业转移。岭北、城月,都市型农业发展前景可期。湛江未来十年内,城市人口规模将迅速壮大,伴随市区越多越多的土地资源用于工业开发、商业开发,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机遇降临到与湛江市区接壤的岭北、城月等。 
雷州。 
雷州是湛江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贫穷、落后成为了代名词。然而,除了经济欠发达,你会发现雷州其它都很发达,包括文化、人口等。雷州文化是获得广泛认可的广东第四大区域性文化。谈及雷州,就离不开谈雷州文化。笔者也是听着雷剧长大,母亲曾经也是雷剧演员。笔者的母语,严格来说是雷州话。因此,笔者可以算是沐浴雷州文化长大的。其实,雷州文化对整个湛江地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然而雷州文化在湛江的地位却略显尴尬。这一方面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雷州经济的长期弱势,导致雷州文化的地位尴尬。另一方面也因为雷州文化并没有实现产业化,对外传播度、影响力极其有限。潮汕经济也不发达,但是潮汕文化却是颇为强势。潮汕地区在推动文化产业化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为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典范。而放眼雷州,文化产业却嗷嗷待哺。要传承雷州文化,做大做强雷州文化产业是重要支撑。雷州文化要获得更大的认知、认可,也需要雷州文化产业发展起来。雷州由于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不现实,引进资本是必由之路。建议争取文化厅、湛江市层面的支持,在引进资本方面放宽条件、降低门槛,实行先行先试。雷州西部是广袤的北部湾,其中乌石天成台是北部湾的一颗明珠。湛江旅游资源开发本来就程度低,而且东热西冷。北部湾沿岸地区有纵多的、丰富的、优质的滨海旅游资源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网上一张风传的雷州乌石天成台沙滩照片,不得不惊叹浑然天成。雷州还有几个天成台?还有几个不为人所知的天成台。看看对岸的越南水上桂林,看看北部湾中的涠洲岛......湛江北部湾沿岸的滨海旅游资源的确有待深挖掘。建议雷州率先出台雷州北部湾沿岸地区旅游发展规划,拉开整个湛江开发北部湾旅游的序幕。雷州也是湛江建设海湾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与湛江崛起的发动机东海岛要构建更为便捷的通道。建议未来可考虑从雷州直接建隧道从民安镇进入东海岛工业新城,打造便捷生活圈,以承担东海岛部分产业工人的居住功能。 
徐闻 
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小城市徐闻,尽管与海南省省会隔海相望,却与彼岸天壤之别。这样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体现在社会治安方面。徐闻的知名度不高,然而外界对徐闻的认识,很多时候因为徐闻的治安环境。很多人一提到徐闻,就摇摇头,说治安差。试想一下,一个小县城,本来看点就不多,游人也不多。再来个治安差,还有外地人敢来吗?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如火如荼,在徐闻却感受不到融入的氛围。款且海安仍是广东省级实验开发区,省领导三番五次表态湛江要积极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湛江融琼,徐闻不当排头兵,谁当?能不能解放思想,争取海安获得更多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 
廉江 
廉江下面有两个镇大名鼎鼎,就是河唇与安铺。笔者认识廉江,是从河唇开始。其实很多人知道河唇,但不知道廉江。因为河唇是广东出省的重要铁路交通节点。然而,河唇除了河唇站,还有什么让人所记得?偶有机会在河唇停留转车,想在河唇转转。结果发现能吃到风味小吃不多,一旦时间晚了,河唇去廉江县城很难,回去湛江市区更难。河唇作为广东铁路出省的重要通道,广东通往广西的重要门户,过境旅游发展不起来。知名的安铺古镇,却壮志难酬。很多人认识安铺,却不知道廉江,因为安铺是知名的广东古镇。安铺是廉江乃至湛江的人口大镇、经济大镇,谈到湛江镇域经济,就离不开安铺镇。安铺镇经济基础好、人口规模大,而且还有安铺港,理应成为廉江经济的新一极。为此,笔者建议将安铺作为湛江放权强镇的试点,将一些县级管理权限下放安铺镇,打造廉江副中心、湛江镇域经济典范。交通神经末梢,是廉江经济发展的短板。纵观湛江五个县域,廉江县城是距离高速公路最远的,而且北上的高速呼吁多年未果。遂溪到陆川,路程不远,但是如果走廉江方向,颇为不便。因此,加快推动湛江——玉林高速公路建设,是廉江避免边缘化的重要举措。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