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商帮:晋、徽、浙、粤,做生意谁最厉害?

2024-05-14

1. 中国四大商帮:晋、徽、浙、粤,做生意谁最厉害?

在古代金融界中,晋商、徽商、浙商、粤商中最为厉害的就是晋商,他们以盐业和票号也就是银行为主体经营项目,盐是生活必需品、而银行的业务也足以让他们富可敌国,所以晋商是其中最厉害且最具经商头脑的。
一、晋商极具经商头脑,利用银行赚钱晋商就是现代的山西商人,晋商搞得非常好的就是盐业和票号,其中的票号业务做的最好。票号拿到现代讲就是银行。在晋商经营的银行业务中,当时就可以实现异地存取,而且还能避免当时的人拿着笨重的金银财宝招摇过市招致贼人打劫,只通过一个票据就可到当时的钱庄换钱,聪明的晋商们依靠着客人们寄存的钱财进行高额放贷,从而收取利润,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前卫的概念,所以他们是非常具备商业头脑的。
二、晋商是北方的代表,其他三帮是南方的商帮晋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时期,山西就有这样一帮人,他们靠在中午时间摆摊做买卖为生,他们非常会利用钱去生钱,后来随着逐渐发展,晋商们又开始扩大领域,搞了很多商业城镇,让多人一起去经商致富,古代就有很多晋商资助军队打仗的事,就和现在的赞助商一样,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去扩散自己的知名度,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商机。
其实,古代金融界的四大商帮各有不同,本身不具备什么可比性,但是如果非要说一个最厉害的是,那就是讲义气重诚信的晋商,他们做生意非常实在,并且海纳百川,包罗了各种业务,将晋商的天地铺展的越来越大,而且晋商的商业头脑和商业手段一直支撑着他们在北方独大,这种实力不是其他三个商帮可比拟的。

中国四大商帮:晋、徽、浙、粤,做生意谁最厉害?

2. 浙商,粤商,闽商,哪个地方的商人最有名?

其实早在商代和西周我国就出现了商业,其实现在所谓的商人也是来自于商朝。商朝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而且在那个时候还出现了水陆运输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人,所以,在很多人的眼里,做买卖的就是商人。虽然后来买卖人的主体已经不再是商朝人,但是大家还是习惯将买卖人称为“商人”。 

现在一说到商帮,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粤商,毕竟广东潮汕是出富豪的宝地,我国有很多富豪都出自这个地方。但是在明清时期的时候,比较出名的商帮是潮商和徽商以及晋商,这三个商帮足足称霸了明清商界300年。
我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10个商帮。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在依然活跃的商帮就只剩下5个人了,在这5个商帮里面,究竟哪一个商帮的实力更强呢?是浙商,还是粤商呢?今天小编就带人家一起来看一些我国究竟哪一个商帮的实力最强!

首先,广东商帮
广东商帮中比较出名的是潮汕商帮,我国有很多大佬都是潮汕人,例如:刘銮雄、李嘉诚、马化腾等等。除了潮汕商帮之外,广府帮的名声也比较响,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碧桂园的杨国强、美的集团的何亨健、周大福的郑裕彤等等。广东商帮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改革开放,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段,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广东的经济也快速发展。
其次,浙江商帮
一说到浙江商帮,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马云,他是浙商的代表人物。浙江商帮比较分散,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宁波商帮以及浙江商帮。宁波商帮的代表人物是包玉刚以及邵逸夫等人,而浙江商帮的代表人物是马云以及宗庆后等人。如果要将浙江商帮在细划分的话,还可以分为四大派系,分别是阿里系、浙商系、海归系、浙大系。
最后,福建商帮
在福建商帮中,代表商帮是闽南商帮,虽然福建商帮在国内的实力没有其他商帮强,但是福建商帮在海外的华侨实力却是第一。福建商帮的代表人物是曹德旺、丁世忠、王兴等人。


从国内来看:从现阶段各个商帮的发展中,我们能够看出广东商帮和浙江商帮影响力不相上下,福建商帮的影响力要小于其他两个商帮。
从国际来看:在这三个商帮中,福建商帮在海外的影响力要大于其他两个商帮,这是因为福建华侨数量比较多。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福建籍港澳同胞数量大概是120多万人,而且最近这几年,还有很多福建人在欧洲等地投资,累计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

3. 我国有徽商,浙商,粤商,晋商,为何却没有苏商?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单单一幅《清明上河图》就能充分展现宋代经济的繁荣程度。而明代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甚至在中学的课本里都是封建专制集权加强,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扼杀资本主义萌芽的朝代。
宋代、明代两相比较,按常理来说,往往人们的固有印象是宋代才是商人的春天,明代应该是商人冬天。但是,历史往往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以宋代经济之发达,偏偏没有出现商帮,明代商帮反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晋商、徽商、浙商、闽商、粤商相继兴起的时间均在明代。如果各位读者有喜欢看电视剧的,也不难发现关于商帮的电视剧,如《乔家大院》、《新安家族》、《向东是大海》等时代背景都在明代之后。
那么,是什么导致经济发达的宋朝没有形成商帮,经济发展水平好像不怎么样的明代却商帮涌现呢?

一、宋代外部环境限制了商帮的发展
宋朝建立之初就是金瓯有缺,燕云十六州始终在辽国手中,北宋初的雍熙北伐试图收复河山,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到了南宋,更是只有半壁江,虽然也有过历次北伐,但都不过是“赢得仓皇北顾”而已。
宋代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与宋朝的关系大都不和谐。虽然北宋以岁币的形式换取了边境相对的稳定,但国家竞争敌对关系并未彻底消除。
宋代与辽国有榷场贸易,但是两国为了国家利益往往对贸易商品的种类和交易地点有限制。宋国限制出境的物品主要有铜钱、军器、硫磺、焰硝、铜、锦绮绫帛等,交易地点也被限制在政府开设的榷场,贩卖禁运品和不在榷场交易者,均以走私罪论。

宋与西夏有榷场贸易,但因为宋初与西夏战和不定,榷场也屡有兴废,并无稳定的贸易。到了稳定贸易时,两国也有竞争关系,也有禁运物资,西夏对宋禁马,宋对西夏则禁兵器、粮食等物品。这极大的限定了商品流通的数量、种类和范围。
明代商帮的主营产品之一就是江南丝绸,销售的重要地点即有东北地区,而东北地区北宋时属辽、金,由于丝绸在宋代禁止运往辽国,故而丝绸贸易大为受限。商帮也自然难以兴起。
明代山陕商帮的兴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西北地区的茶马贸易,而北宋时西北属西夏,西夏对宋禁马。因此,即便山陕商人有地利优势也不能依靠宋夏贸易崛起。
以上禁令禁止的只是官方贸易,民间还有不少人在宋夏、宋辽、宋金之间走私,但走私商品的流通数量显然大大受限,难以形成规模,也难以出现商帮。

二、宋代内部的经济政策不适合商帮发展
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三冗问题一直是它的难以根除的顽疾。为了解决因为三冗导致的财政匮乏,宋代统治者多方搜刮,才能满足财政需求。
宋朝自北宋仁宗时起,直至宋末,中央财政窘迫,对于地方财政过分征调,导致地方财计困难,通过正常的赋税收入已经难以满足开支,因此州县就法外征税,苛剥于民,地方政府对商人违法征税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
例如,常见的剥削商人的办法有“虚喝”,“舟船实无之物,却撰说名件,抑令纳税,谓之虚喝”。因而,商人称当时的税场为“法场”。
州县的法外征税无疑极大阻碍了商品的正常流通,在长江上连商人都少见了,出现“蜀物少出,南货少往”的现象,更遑论商帮的出现。
反观明代,对于商人几乎不征税。明代商税“俱三十税一,不得多收”,且地方征收商税时往往征收宝钞,而只要对明代历史稍有了解者就明白,宝钞自发行以来就不断贬值,以此征税,是变相减轻征税对象的税收负担。

宋代政府财政困难,还表现为对禁榷物品专卖的依赖,这种依赖直接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而经营禁榷物品,尤其是盐,是晋商和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这里,我们以盐为例,讲述宋代为何不能兴起商帮。
宋初盐法以官卖为主,只有少部分地区实行通商制(商人向政府交纳财物,可以介入食盐的运输和销售)。官卖即政府掌握食盐的生产、运输、销售全过程,商人没有机会介入食盐行业牟利。
等到宋中期(1048年),范祥改革盐法,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实行钞盐法(在盐产地根据食盐的市场需求,制作一定数量的盐钞,商人缴纳粮食到边疆军队中,可以在食盐产地获得盐钞,通过盐钞得到食盐,在固定的地域进行销售),通商制的范围扩大,商人介入食盐行业。

这时,政府的盐榷政策还在较为正常的范围之内,商人也有利可图。但是,好景不长,不过三十多年后,政府为了满足财政亏空,不断超额发行盐钞,导致食盐严重供大于求,市场经济秩序紊乱,商人无利可图。
到了北宋末年和南宋,由于财政更加困窘,对于食盐专卖的利润就更加重视,发明了“贴纳”、“对带”等方法进一步剥削商人,此时的盐钞法,因为“贴纳”、“对带”的存在已经变成单纯的敛财工具了。
而明代实行的开中法和宋代的范祥的盐钞法有相似之处,都是以粮换盐,到后来也弊病丛生。不同的是开中法从明初实行到弊病丛生中间有近百年的过程,这期间已足够商帮积累原始资本。

三、明代社会生产力、市场需求进一步发展,商帮有足够的商品可以经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是不断进步的,生产力的进步、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商帮形成的根本原因。
元代中后期,棉花种植范围扩大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棉布生产原料充足,黄道婆又在松江地区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终于成就了明代的棉布生产中心——江南。
棉花产地和棉布生产地区分开,自然要商人互通有无,这样的棉布产业格局,是商帮的兴起直接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

正是因为江南棉纺中心的形成,让海商可以大批量、成规模的走私棉布到海外,最终在明代中晚期于东南沿海形成了海商群体。这也是同为走私,为何宋代难以形成商人群体的一大原因。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知宋代的商业环境未必优越,《清明上河图》的繁华下掩藏着的是政府对社会的控制的异常严密,这也是宋代专制集权的特殊表现。

我国有徽商,浙商,粤商,晋商,为何却没有苏商?

4. 徽商为什么没能像浙商,粤商那样成功转型为近代商人

  19世纪中期以后,实力雄厚的徽商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向前发展,进而实现向近代工商业的转变呢?又应如何解释徽商衰落的原因呢?
  从地理环境来说,徽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枢纽,既然在明代徽商兴起时这是一种优势,为何到了近代反成为一种劣势呢?当徽商兴盛之际,其所经营的商品已主要不是来自徽州本土,其经营活动和市场几乎覆盖全国,地理环境对市场与商品的影响退居其次,到了交通相对较发达的近代更加如此。很明显,这不能说是徽商衰落的决定性原因。
  从资本实力来说,徽商在其兴盛的几百年里所积累的资金是惊人的,它已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大商业资本的一个代表。明嘉靖时,严嵩、严世藩父子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搜刮天下钱财,家中拥有的银两已达百万之巨。有一次,严世藩与朋友评论天下的富室,结果有17家列入首富,家财都超过了50万两白银。其中10家为宗室、官僚、太监、锦衣卫头子、土司及地主等,这些人主要通过掠夺方式聚敛财富,其余7家则有“山西三姓、  徽州二姓”及无锡两家,均为富商大贾。换言之,徽州大贾拥有的白银当时已富比王侯。
  遗存至今的徽州文书也证明,官方文献所记载的明清时代徽商“藏镪(银锭)百万、千万”,并非虚语。如清道光年间徽州黟县西递富商胡学梓拥有的典业资本,即达30多万两。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两白银,即使今天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多数徽商没能实现向近代工商业的转变,并非因为资本不足,而是因为其资本的主要投资方向,并不是工商业的再生产,而是购置地产、建造楼宇、奢靡性的消费以及报效宗族等,即主要用于所谓“肥家润身”上面。这与资本家把赚到的钱总是投入再生产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追根溯源,文化观念的不同,应为徽商未能与时俱进的深层次内在原因。
  由传统商业向近代工商业的转变,并非经营方式上的简单改良,而是体制上的根本变革,它本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客观的环境基础,也要有合格的人力资本;既要有资金等物质条件,又要有文化观念上的准备。而文化本是体制之母,文化观念上的转变往往是决定性的。正是在这一点上,徽商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徽商通常有多重身份,特别是一些大徽商并不是纯粹的商人,或是商人兼地主,或是商人兼官僚,或是商人、地主、官僚三位一体。徽商群体与封建势力非但不存在根本性矛盾,反而需要紧紧依附于封建机体之上。他们既是当时大商业资本的代表,又是封建性很浓的商帮,这就是徽商所扮演历史角色的两重性。
  提到徽州或者黄山风景,人们常常引用汤显祖的一首诗:“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此诗大约是他50岁前后所作,性格孤傲的他此时已辞官,穷困潦倒至极。诗前有一小序称:“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事实上,这首诗的原意要表现的是对权贵的不屈服,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商人和金钱的鄙视,而根本不是赞美黄山的,也不是称誉徽州的(黄山地处徽州,古人常用“黄白”代指黄金、白银)。
  汤显祖作为明末清初启蒙时代的一位大戏曲家,被喻为“东方的沙士比亚”,但此诗中所透露出来的对商人和金钱的态度,颇值得我们深思。尽管明清时代已有人主张“四民异业而同道”,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进步思想,但四民(仕农工商)之中仕居首位、商属末流这种等级划分,即儒家思想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可以说根深蒂固。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受到轻视仍是当时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观念。
  儒家思想文化在徽商兴起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亦应看到,在儒家思想文化中,又有十分保守的一面。其世界观是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儒家认为,人类最理想的社会是唐尧禹舜,言必称三代。一切进步的东西都是古已有之。就连18世纪走在中国前列的大思想家徽州人戴震,也没能完全摆脱这种局限,他最后是主张“西学东源”说的。至于一般的徽商,就更不用说了。



  儒家的保守思想严重地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是体制转变的首要障碍。在中国和世界形势都发生巨变的时代,在由传统向近现代转型的时代,满脑子儒家教条的徽商怎能看清当时的形势,又怎能认清自己的前进方向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徽商是成也儒家文化,败也儒家文化,经济与文化互动,不能不说是徽商兴衰的一个重要启示。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专攻明清社会经济史及徽学

5. 为何晋商比不过浙商徽商?

晋商,是明晚期至清朝活跃在中国商界的一支重要商帮,独领商界三百多年风骚,秘笈是什么呢,许多人都认为主要是诚信,但诚信算是一个方面,如果排序的话,可以说是:首要的结托官府,这是晋商的立足之本。其次是金融创新(票号),第三才是诚信。尤其是票号兴办之后,从朝廷,到省衙,州衙,县衙,大量官府官员的银子存在晋商票号,票号也为各级官员放了大量的款项,晋商与官府这种相互依存的亲宻关系是靠银子铺垫起来的。这也就不难理解几百年呼风唤雨于中国商界的晋商为何在清廷倒闭的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了呢?
而浙商,徽商为何能挺立不倒呢。大清在道光帝之后,每况愈下,日渐衰微,到光绪帝年间己是一蹶不振,在票号存银的各级官员嗅到清廷即将歇业的气味,纷纷挤兑银两,在票号借款的官员则赖账不还,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晋商理所当然成了清王朝的殉葬品。晋商迅速消亡的第二个原因是止步于票号,并没有将票号发展为近代银行金融业。晋商消亡的第三个原因是没有将金融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
而徽商将商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使安徽在近代出了不少文化名流,浙商则将商业资本投资于近代工业一一缫丝业,火柴工业,电报电话业,发电业等,带动了江浙一带近代工业的蓬勃发展。反观晋商,虽也办过采矿业,但规模太小,并未坚持始终。而大量的剩余资本用于结托官府,大兴土木修盖大院。被现代人吹破天的山西大院文化实则是晋商的败笔的象征。
对晋商的研究,山西一些学者带有浓厚的地域偏见,只讲其成功的一面,不分析其倾刻瓦解的教训,这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为何晋商比不过浙商徽商?

6. 浙商和粤商、闽商三个商帮,你觉得哪一个实力比较强?

我觉得浙商实力比较强,因为浙商在科技和实体方面,有着非常多顶级产业,比如互联网创新,新能源汽车制造。接下来,我就给你写下,粤商,浙商,粤商,这三个商帮,都有哪些知名代表人物和企业。 
一、粤商代表人物和企业粤商代表人物和企业,比如马化腾,广东省东方县人,代表企业,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旗下QQ和微信等软件,深受国人追捧。李嘉诚,广东潮州潮安县人,代表企业,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产品遍布香港和世界各地。黄光裕,广东省潮阳市人,代表企业,国美电器,旗下产品,遍布中国各大城市。粤商实力我觉得比较强,这三个代表人物,都曾做过世界首富和中国首富,名下企业产品和业务,更是遍布全球各地,我们到现在都还在使用,这就是粤商实力。
二、浙商代表人物和企业浙商代表人物和企业,比如马云,浙江省杭州市人,代表企业,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淘宝等产品,深受海内外人群喜欢。南存辉,浙江省温州乐清市人,代表企业,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电器开关等设备,遍布全球海内外,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应用。我觉得浙商实力,要比粤商高,因为浙商人做生意,都是白手起家单干,不像粤商人那样,有政策和机遇。比如浙商里面温州商人南存辉,他硬是把自己小作坊电器厂,做到了可以国外电器品牌德力西相抗衡的企业,可见实力是多么强。

三、闽商代表人物和企业闽商代表人物和企业,比如曹德旺,福建省福清市人,代表企业,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福耀玻璃,占据全球65%市场份额,你开的每一辆汽车上面玻璃,有可能就是福耀制造。张一鸣, 福建永定区人,代表企业,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旗下产品深受海内外用户喜欢,抖音,今日头条等产品就出自他。闽商里面,我觉得实力比较强人物就是张一鸣,因为张一鸣仅用7年时间,就把公司做到世界500强,公司旗下产品更是深受海内外用户喜爱。所以,闽商实力还是比较强。

我觉得实力比较强的还是浙商,因为浙商人做生意,喜欢报团取暖,把企业做大做强,并且一直都喜欢低调做事情,不然为什么说浙江比较富裕,而广东和福建,只是少部分地区发达和富裕。

7. 浙商和粤商、闽商三个商帮,哪一个实力比较强?

浙商代表:马云(阿里巴巴)、李书福(吉利汽车)、丁磊(网易)、郭广昌(复星国际)、鲁冠球(万向集团)。
粤商代表:李嘉诚(长江实业)、马化腾(腾讯控股)、董明珠(格力电器)、王传福(比亚迪)、何享健(美的集团)。
闽商代表:曹德旺(福耀玻璃)、张一鸣(字节跳动)、王兴(美团)、许荣茂(世茂集团)、丁世忠(安踏体育)。

从企业重量级来说,浙商和粤商明显比闽商高出一大截,知名度和影响力,甚至于业内地位也是差距甚大。像阿里、吉利、比亚迪、腾讯、格力这些企业都是行业翘楚,而闽商虽然也有福耀玻璃和字节跳动这样的新晋龙头企业,但对于整个福建商帮来说,此前曝光率最火爆的一个阶段还是负面新闻扎堆的莆田系医院。福建人的精明体现到低调、务实,即便是企业做到非常大,也更喜欢闷声发大财,而不是以一个功成名就企业家的身份到处演讲作报告,因此在影响力方面确实欠缺很多。
浙商对比粤商,目前从成就来说略胜一筹,这不是头部企业的对标结果,而是覆盖率和知名度方面决定的。粤商的主战场除了广东本地以外就是东南亚,而浙商的主战场遍及全球。即便是东北、西北这些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也一样能够常见浙江商人的影子。

在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所讲述的那个年代,北方大城市可以说遍布浙江人,经营着各种小生意,但就是很少有给人打工的,全都在自己当老板,无论大小。前些年山西煤老板的名噪一时,很多人却不知道山西最大的几个民营煤矿老板其实都是浙江人。把生意做到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等遥远的国家,让当地感到竞争压力山大的也是浙江人。把小商品卖遍全国的也是浙江人。

而粤商的发展轨迹似乎离了广东就是出国,因此国内对于粤商的了解除了几家巨头企业以外,恐怕就只是服装和灯具了。
所以从民间影响力和头部企业总市值来说,浙商确实是目前各大商帮当中实力最强的。

浙商和粤商、闽商三个商帮,哪一个实力比较强?

8. 浙商和粤商、闽商三个商帮,哪一个实力比较强?

商帮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团体。在古时的中国重本抑商,商人地位极低,而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商人阶级也不断壮大,为了更高的生存,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建立起区域的商业集团,这就是商帮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一共出现过十大商帮,分别是晋商(山西)、秦商(陕西)、徽商(安徽)、江右商帮(江西)、粤商(广东)、山东商帮、江苏商帮、宁波商帮(浙江)、闽商(福建)、龙游商帮(浙江),而其中又以晋商、徽商、粤商最为有名,并称为“三大商帮”。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商业模式的转变,晋商和徽商已经逐渐没落,如今的“三大商帮”已变成浙商、粤商、闽商。在全球信息与商业交流的时代大背景下,现代三大商帮也时常被人们拿出来作对比,那么究竟哪个实力更强呢?(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一、浙商
简介:浙商一般指浙江籍的企业家,因面海通江,处在一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崇文重教的地域文化优势,形成了浙江历史悠久的工商活动发展。曾一度与晋商、徽商、粤商合称为“四大商帮”。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浙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有着卓越的贡献。
精神文化: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
主要分支:宁波商帮、温州商帮、绍兴商帮、义乌商帮、湖州商帮等。
代表人物:沈万三、包玉刚、邵逸夫、张忠谋、马云、杨功旭等。
老板数量:浙江市场主体总量约为724万户,平均每万人拥有老板数约1237人,位居全国第一。
企业数量和实力:2019年上市公司468家、中国企业500总数43家、民营500强总数96家,市值最高民企阿里巴巴。
高净值人群数:2019年千万资产家庭约19万户,亿元资产家庭约1.3万户,富豪人数均位列全国省份第二。
海外情况(不完全统计):浙江籍海外侨胞数量约180万,浙商海外拥有资产超过7000亿美元。


二、闽商
简介:一般指福建籍商人和海外闽民系从商的人,福建土地贫瘠、地少人多,早期闽商为生计离乡背井、出洋谋生;现代的闽商则是为了发展而向外扩张。“海上丝绸之路”就是由福建人开创,如今海外华侨华人中闽籍人士众多,闽商也成为国际商界劲旅。国内影响力不够强,主要在于海外,分布范围极广,东南亚商界几乎80%是闽商天下,台湾同胞80%祖籍来自福建。几乎垄断了国内80%以上的红木、民营医院、民营加油站等产业。
精神文化:善观时变、顺势而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
主要分支:福州商帮、南安商帮、莆田商帮、惠安商帮等。
代表人物:林绍良、施至成、张一鸣、曹德旺、许荣茂、王兴、丁世忠等。
老板数量:2019年福建市场主体总量约为430万户,平均每万人拥有老板数约1178人。
企业数量和实力:2019年上市公司140家、中国企业500总数13家、民营500强总数21家,市值最高民企宁德时代。
高净值人群数:2019年千万资产家庭约6万户,亿元资产家庭约4000户。
海外情况(不完全统计):福建籍海外侨胞数量约1580万,闽商海外拥有资产超过2万亿美元。


三、粤商
简介:商帮历史悠久,商业氛围浓厚。由广东本地三大民系及其他民系组成,在明清时期足迹已经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曾在外贸买办行业显赫一时,近现代海内外影响力都很强,起到了一个引导潮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特殊的地域和政策优势,加上聪明才智,迅速成为全国经济的领跑者,粤商在全球富豪榜上占据了近四分之一的财富。
特点:敢为天下先、精明实干、勇于创新
主要分支:广府商帮、客家商帮、潮汕商帮、雷州商帮等。
代表人物:伍秉鉴、卢观恒、霍英东、李嘉诚、吴健彰、马化腾等。
老板数量:广东市场主体总量约为1300万户,平均每万人拥有老板数约1128人。
企业数量和实力:2019年上市公司618家、中国企业500总数59家、民营500强总数58家,市值最高民企腾讯。
高净值人群数:2019年千万资产家庭约29.1万户,亿元资产家庭约1.7万户。富豪人数均位列全国省份第一。
海外情况(不完全统计):广东籍海外侨胞数量约2000万,粤商海外拥有资产并无资料记录,就情况来看远高于浙商。


综上所述,三大商帮都有不同风格,都具有各自独有的经营模式。浙商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国内,虽然企业数量多,但在规模上不如粤商,这在很大程度与浙江人做生意不分门槛有关,更多的是从小生意做起。而粤商喜欢标新立异,喜欢做新生意,因为新才没有竞争,没有对手才可以赚取垄断利润。闽商与浙商有些相似,不过其影响力主要在国外,而粤商则是集两家所长,但财富总量没有闽商大。所以相对现代商帮而言,粤商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及影响力能够当上现代三大商帮的老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商”。